实地探访!家门口体验大升级

10月16日,“家门口的新变化”媒体行活动再启程,陕西广播电视台、三秦都市报、西部法治报、陕西农村报、西安广播电视台、上游新闻等省市主流媒体记者走进崇文镇,实地感受当地乡村振兴强劲活力与民生发展的丰硕成果。

集体经济“活”起来

上午10时,媒体团来到崇文镇马庄村榨油厂。在全新搭建的网络销售直播间内,旧包装的华角村牌菜籽油与新包装的禾粒嘉菜籽油并列展示,新旧对比间尽显产业升级轨迹。

2019年,马庄村“两委”牵头创办集体经济合作社榨油厂,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生产销售华角村牌纯菜籽油。据统计,去年合作社带动户均增收超2000元。今年榨油厂完成生产线升级,“禾粒嘉”品牌应运而生。

走进生产区,浓郁的菜籽炒制香味扑面而来,记者们围绕生产流程、销售渠道等问题提问。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负责人石明亮介绍,企业一周前已取得SC认证,接下来将重点拓宽销售渠道,未来收益肯定会越来越好。

钱包鼓了,村民的生活也更好。在马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活动室,20多位村民吹拉弹唱“各显神通”。“器材和设备都是村里买的。”石明亮介绍,自2022年示范点建成以来,这里月月有活动。“以前农闲只能晒太阳,现在天天盼着来这儿。”村民张群柱敲着锣鼓笑容满面,言语中满是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产业融合“兴”起来

离开马庄村,媒体团来到陕西基泰都市新农业有限公司上松苑。满眼翠绿的生态环境让记者们连连称赞,在基泰绿色生态发展研究院的产品展示区,鲜切花、果蔬礼盒、全麦面粉、丝巾等产品整齐陈列,展现出企业多元发展的布局。

“我们的彩掌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基泰农业运营总监花玮介绍,企业的鲜切花基地是西北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全部采用现代化种植。同时,企业还出售文创产品,与多位专家合作开展森林康养等相关研究,开展研学等活动,仅去年一年就接待研学、团建300余场次。

在罗汉松文化馆,媒体团看到了由黄帝手植柏、老君柏、仓颉手植柏等千年古柏培育的“后代”苗木。作为手握十余项专利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基泰农业正以生态为核心,描绘“农业+文旅+康养”的三产融合蓝图。

在发展过程中,基泰农业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让闲置土地“活”起来,通过技术培训、岗位供给解决辖区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150名固定员工中半数以上来自周边村子,季节性用工超300人。”花玮说,企业已累计培训1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

崇文村村民杨思洁之前在外地打工,去年来到基泰农业工作。“现在每天通勤只要10来分钟,既能照顾家里,工资还比以前高了上千元。”她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

教育环境“优”起来

随后,媒体团走进泾河第四小学,作为西安高新一中“名校+”成员校,这所现代化全日制公办完全小学以高起点、高标准、高配置著称。刚进校园,教学楼大厅陈列的学生美术作品就吸引了记者们驻足拍照,在副校长田燕子的带领下,媒体团深入校园各个角落,近距离感受学校的教育氛围。

教学楼走廊两侧,随处可见学生的美术和手工作品。二年级的“红领巾”们正在专注剪窗花,完成后还主动向记者介绍创作思路;智慧钢琴教室里,四五年级的学生戴着耳机练习钢琴,不同的曲目、熟练的弹奏互不干扰;书法教室内,孩子们坐在专用桌前描红字帖,老师不时提醒大家保持正确坐姿……走访校园各处,记者们不时用手机记录,对学校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设施表示肯定。

在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亭,二年级三班的两名学生分享了自己掌握的垃圾分类知识,以及在班级中负责的垃圾投放工作。“如果看到同学不知道怎么扔垃圾,我会主动给他们讲分类知识。”学生杨子桐说,如今同学们都养成了不随意扔垃圾的好习惯。

田燕子介绍,学校始终秉持“五育并举”理念,将德育、美育、环保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我们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快乐的童年”。

社区治理“新”起来

媒体行的倒数第二站,是崇文佳苑三社区。作为回迁安置社区,这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充满生活气息。一楼活动室内鼓声阵阵,几位居民正配合音乐打鼓。“我们免费为社区艺术团提供训练和活动场地,艺术团则会在社区需要时参与公益演出。”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该艺术团如今小有名气,不仅在比赛中获奖,还常受邀外出演出。

媒体团逐层参观服务中心,瑜伽教室、图书室、棋牌室、健身房等一应俱全,居民在这里阅读、下棋、练书法。71岁的袁玉明刚刚写完一幅《闻鸡起舞》,他告诉记者,自己练习书法30年,如今是这里的“常客”。

服务中心一楼还留有一间专为公益组织准备的办公室。“以前社区的事就靠居委会几个人忙;现在居民、志愿者、社会组织都主动参与,大家一起解难题。”社区党支部书记梁丹表示,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媒体行的最后一站,是崇文镇养老中心。该中心位于崇文佳苑八区,建筑面积2093平方米,规划床位50张,今年7月中旬开始试运营。中心营养餐厅不仅服务内部老人,还明码标价对外开放,服务周边社区,日均接待用餐260人左右。

“我们为八个回迁安置小区的老人提供优惠用餐,早餐、晚餐均5元,午餐10元起,保证不限量吃饱。”养老中心业务院长王刚介绍,除了餐饮服务,中心还为小区老人提供生活能力评估、居家养老指导、助浴等服务。记者参观时,几位老人正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做手工,当得知中心专门设置老物件区域、准备布娃娃,通过回忆疗法、娃娃疗法安抚情绪暴躁的老人时,记者们纷纷点赞。

近年来,崇文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藏粮于地夯实农业基础、聚焦急难愁盼提升服务温度、强化系统治理筑牢安全防线,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从乡村到校园,从社区到养老中心,民生“温度”持续攀升。“下一步,崇文镇将继续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崇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侯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