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

今天,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西安聚变——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记》聚焦西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开拓进取、气象一新,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章报道了西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探索出一条兼顾文物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和谐的新路径。聚焦西安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实施的“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空间发展战略,从畅通快速交通网络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提升人口素质、聚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以及优化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宜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文章多处报道西咸新区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具体如下:

科学化、智能化让古都现新颜。

在西咸新区,行走于沣西新城,可看到过去传统的水泥排水管网,已被便于接蓄雨水的植草沟、绿廊、蓄水花园等下凹式绿地代替。沣西新城党委副书记张志杰介绍,沣西新城把绿色、集约、智能、低碳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建设进程中,地表水自然渗透、净化和积蓄,成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海绵城市。

创新型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1年前在西安诞生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是市值逾4000亿元的全球光伏龙头。该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李文学告诉记者,受益于西安的产业支持政策,公司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尤其是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带来了光伏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硅片从100元/片降至3元/片,光伏上网电价已低于1毛钱/千瓦时。”李文学说,技术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让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

21年前在西安诞生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是市值逾4000亿元的全球光伏龙头。该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李文学告诉记者,受益于西安的产业支持政策,公司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尤其是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带来了光伏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硅片从100元/片降至3元/片,光伏上网电价已低于1毛钱/千瓦时。”李文学说,技术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让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

建平台,让创新资源越聚越多。

今年3月3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启动。按规划,秦创原将以西咸新区为总窗口,统筹西安高新区、咸阳高新区等陕西各地市高新区资源,建立“1+N”模式的科创“特区”。

前不久,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区。做实“秦创原”这个创新驱动总平台,构建开放高效的城市创新体系,已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曾提出要求,希望陕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我们将以‘秦创原’平台为引领,大胆探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孝介绍。

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西部科技创新港,就是“两链融合”示范区。创新港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咸新区联合建设,两家单位出资成立一个公司,各占股51%、49%。通过市场化运作,项目一期从破土动工到搬迁入驻用了不到1000天,就完成了51栋、160万平方米的建筑建设。记者调研时,看到这里已成为数万名科研人才汇聚的热土,平台区、学院区及孵化区之间没有围墙、紧密衔接,科技创新的成果可以迅速从校园转化进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吴朝新教授的柔性OLED薄膜材料等多个项目已在西咸新区落户运营。





作为秦创原平台的总窗口,西咸新区已制定行动计划,希望3年内聚集50个创新联合体,2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将1000个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公司。

对未来发展,赵孝充满信心:“我们要放眼全国,甚至海外,真正把西安建设成辐射‘一带一路’的科创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