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广播电视台《西安新闻》栏目以“深化六个改革 展现更大作为,紧盯‘国门’‘口岸’定位,全面激发临空经济发展活力”为题,聚焦空港新城临空经济发展。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西安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以“空中丝绸之路”为纽带,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加速构建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航空枢纽。2024年,西安临空经济产值达420亿元,同比增长7.6%,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强化枢纽功能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空港新城立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定位,通过建设空中货运走廊、加密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提升枢纽能级。2024年,新开通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列日、布达佩斯的国际全货运航线,并与格鲁吉亚航空合作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货运通道。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国际航线53条,2024年航空货邮运输量预计增长5.8%,初步形成覆盖欧洲、中亚、西亚的航空物流网络。此外,空港新城通过“副舱为主、全货机为辅”的航空快线模式,进一步衔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推动多式联运体系优化升级,打造高效低成本的国际贸易集散中心。
创新产业生态构建临空经济全链条
依托机场枢纽优势,空港新城重点发展航空物流、航空制造、航空服务等临空偏好型产业。典型案例是西安东航赛峰起落架系统维修有限公司,作为全省首个大部件维修国际合作项目,其年维修能力达160套起落架,服务全球14家航空公司,市场份额占全国商用飞机起落架系统的40%以上。同时,空港新城积极布局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并前瞻性培育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形成“基础+支撑+潜力”的立体化产业体系。
抢抓战略机遇赋能“双循环”新格局
随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投运,空港新城迎来发展新契机。长龙航空宣布将西安作为国内第二基地,计划三年内驻场运力超30架,市场份额突破10%。西部机场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西安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700万人次,占西北地区总量的76%,国际客运实现双突破。未来,空港新城将深化与航空公司合作,加密航线网络,以“通道—物流—贸易—产业”的递进模式,推动临空经济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
空港新城作为西安国际航空枢纽的核心载体,正以“国门”“口岸”为支点撬动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T5航站楼全面运营和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加速布局,空港新城将持续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临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