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优秀案例评选结果。空港新城四项案例——空港“生态小憩驿站”项目、空港环保公益课堂、西安机场多系统协同节能降碳项目、长安航空“空地一体化”节油降碳管控新模式,凭借显著的协同减排效果和突出的创新性,入选西安市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优秀案例并受牌。
空港“生态小憩驿站”项目
空港“生态小憩驿站”项目是集休憩与环保科普于一体的城市绿色微空间,通过空置集装箱改造,打造兼顾货车司机休息需求,减少物流区域货车排队怠速行驶,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与低碳运营。
项目每年可节约燃油3600升,减排氮氧化物236千克、Vocs36千克、一氧化碳180千克、二氧化碳450吨。
空港环保公益课堂
空港环保公益课堂创新环保宣教模式,以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生态文化传播新路径,创新研发“环境公益诉讼模拟法庭”等环保主题课程,依托空港新城“一带一路”研学基地建设环保教室开展公益教学活动,系统性地普及低碳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有效提升了区域整体环保意识和公众参与度,为减污降碳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西安机场多系统协同节能降碳项目
西安机场多系统协同节能降碳项目通过构建多能系统协同运行体系,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碳排放指标的显著降低。重点围绕航站楼内高能耗用电设备节能策略优化、行李系统路径智能化运行、登机桥通道空调动态调适及能源管理系统预测分析等,形成显著节能减碳效果,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能源安全运行提供绿色保障,每年可节约用电约342万度,节约标煤达42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55吨。
长安航空“空地一体化”节油降碳管控新模式
长安航空“空地一体化”节油降碳管控新模式积极探索航空客运绿色转型路径,项目通过引入复合材减少飞机自重,整合飞行操作优化、航路规划、地面协同保障、数据分析预警等环节,构建覆盖空中与地面的全链条节油降碳管理体系。长安航空每年节约航空煤油3000余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0余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4吨,减少一氧化碳排放1.68吨以及氮氧化合物排放63.36吨。
作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新城始终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核心战略,长期致力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与低碳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此次授牌的四项优秀案例涵盖“公共设施、环保教育、航空减排”等领域,展现了新城在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中的创新成果,是新城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生动缩影。
未来,空港新城将以创新为引擎,以试点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模式,奋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低碳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坚实的空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