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镇】垃圾分类桶边指导:
从“新时尚”到“好习惯”的温情实践

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4月18日,崇文佳苑三区垃圾分类投放点一派忙碌。身穿红色马甲的工作人员正手持分类钳,一边帮居民检查垃圾袋,一边亲切地提醒:“李阿姨,大棒骨不是厨余垃圾,要放进其他垃圾箱!”这是崇文镇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在垃圾桶旁开展现场指导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营造绿色环保的社区环境。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身穿统一标识的工作服,热情地向过往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并结合手册内容,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果皮菜叶等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可回收物有废纸、塑料瓶、金属制品等,这些回收后还能重新加工利用……”面对居民提出的疑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分类知识传递给大家。

除了理论讲解,工作人员还亲自示范正确的投放方式。他们站在分类垃圾桶旁,手把手指导居民将手中的垃圾准确分类投放。“以前总是搞不清楚废旧电池属于什么垃圾,今天听了讲解才知道,这是有害垃圾,以后一定会正确投放。”参与活动的居民李阿姨说道。通过现场实践,居民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纷纷表示会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刚开始看到四色垃圾桶就发懵,多亏小王拿着实物教我辨认。”刚晨练回来的张大爷指着宣传图册上的对比图说道。“现在连孙子都会监督我破袋投放了。”72岁的陈奶奶笑着说。从“嫌麻烦”到“成习惯”,从“独角戏”到“大合唱”,这场发生在垃圾桶边的文明接力,正悄然改变着城市肌理,让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叙事,具象为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美好日常。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居民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更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了大家垃圾随手分类的好习惯。下一步,崇文镇将持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和指导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