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联合主办的“古今交响 一见钟‘秦’”——2025驻华外交官陕西调研行活动启动。
活动第一站,来自毛里塔尼亚、尼泊尔、乌拉圭、伊拉克、韩国、巴基斯坦、伊朗等20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走进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在古今对话中深入了解秦文明。
2025年6月,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总面积约703公顷(约1万亩),已建成开放区域面积约140公顷,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大汉紫道等核心文化IP和网红打卡地。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位于秦咸阳城遗址西南角,是一座以秦咸阳宫遗址展示为中心、秦文化展示为辅助的小型遗址类博物馆。2024年5月,博物馆完成改造提升,推出的“大秦中枢、六合一统”陈列展览,分为“渭水贯都”“宫阙嵯峨”“帝国肇基”“保护传承”4个单元,共上展出土自秦咸阳城遗址的74件(组)文物,以最新考古成果和全新视角,系统诠释秦咸阳城的内涵价值,凸显秦都咸阳在秦以及中国历史上的突出地位和深远影响。
在恢弘的宫殿遗址群中,“见到秦砖,我很好奇2000多年前如何做得如此精致,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象征。”马拉维驻华大使艾伦·钦泰扎感叹道,“登上遗址高台,秦人的规划理念令人震撼。以天体布局对应人间秩序,这不仅是建筑智慧,更是在构建国家认同。”
驻华外交官们慕名而来,在此观摩宫殿遗迹、兵器铭文及建筑构件,沉浸式体验秦代“、量同衡”的治理精髓,感受大秦王朝的雄浑气魄。他们驻足夯土台基前,或细看斑驳陶片,满是惊叹;或轻抚残垣,仿佛触摸到两千年前的帝国脉搏,言语间尽是对东方古文明的折服。
立于宫殿遗址之上,不远处,以“高台榭、美宫室”的秦汉宫殿建筑为外形的陕历博秦汉馆拔地而起。主馆区七座建筑如北斗七星布局,彼此以廊道相连。从空中俯瞰,古老遗址与现代场馆交相辉映,引人注目。
秦咸阳城咸阳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计划分三期推进建设,近期主要推进核心宫殿区展示工程。重点实施秦咸阳宫(一、二、三、五和六号宫殿)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完成遗址公园入口区域、标识展示系统、解说系统及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遗址保护与公共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一批配套设施同步推进,周边业态持续丰富。目前,多个停车场建成投用、定制公交西咸14号线开通、花山染集非遗研习馆开放,云栖秦汉露营苑、文化旅游集散地、综合性文旅商服枢纽等加速建设,一个集文物保护利用、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商业配套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生态圈正加速形成。
据悉,调研行活动已举办六届,累计吸引近100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参与。活动旨在加强人文交流,挖掘多领域务实合作潜力,为外交官们提供了解陕西、认识中国的直观窗口。外交官们通过此活动,既能了解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历史,也能感知其作为现代产业高地和文化传承创新标杆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