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由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党工委文明办主办、西咸新区作家协会承办“春沣十里 多彩西咸”文学采风创作活动在沣东新城诗经里小镇启动。
随着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咸新区作家协会主席王海,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西安日报社文化旅游部主任高亚平接过团旗,这支来自陕西作家协会、散文学会的第一批25名作家,正式开启了“十里沣河”采风之旅,用脚步和笔触展现沣河之美。
第一站,采风团来到了诗经里小镇。这是一座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会务拓展、餐饮住宿、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体验式生态旅游小镇。大家沉浸其中,一站式打卡风雅诗颂实景演艺等文化场景,体验蓝染手作、古法酿酒等传统工艺。柳青文学奖获、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耿翔感慨道:“真是走进诗里,走进画里,再走进最远古历史的同时,也走进最新的现实里。”
随后,采风团游览昆明池•七夕公园,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气势磅礴的战船雕像,一下将人们拉入汉武大帝练兵时的场景。驱车到池边,牛郎织女雕像诉说着浪漫爱情故事,引发人们无限遐想。
在西咸新区规划展览馆,作家们深入了解新区发展历程。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吴克敬参观完展馆后说:“这是我第四次参加西咸新区采风活动了,这次更是焕然一新。我们的作品可以对沣河、新区建设发展创造新的解读,用自己的笔墨展现新区风貌,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细雨中,作家们还沿着河堤路聆听沣河之水,漫步在沣河步道,在鸟语花香中感受城市的生机。“西咸我来过好几次,对沣河并不陌生。”当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朱鸿看到眼前绿意盎然的景象,开始诉说起沣河的故事。
“周朝由游牧走向农耕的转变过程、‘采诗官’的产生和采诗工作、《诗经》中写沣河沿岸的诗歌创作的背景和诗人创作心态,都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作家们用艺术的方式展现西咸新区‘十里沣河’自然生态、人文风光的美景,让更多的人走进沣河,爱上这座勃勃生机的城市。”王海说道。
首日采风很快就结束了,途中采风团聚焦“十里沣河”文旅带生态、礼乐、风景、农耕等方面。“诗经激荡沣河浪,生态壮丽两岸色”“周人渡沣,乃毓长安,歌咏其生态,升华其文明,责无旁贷”,精彩的语句不断跃然迸出。
本次活动将持续至5月30日,在之后的10余天中,将有45名省作协会员和新区作协骨干深入“十里沣河”文旅带,参观沣河生态景区、沣河金湾、沣西中央绿廊等,走访丝路欢乐世界、陕西文化艺术博物院、昆明池、诗经里等优质文旅项目,深入挖掘丰京遗址、镐京遗址、沙河古桥遗址历史文化内涵,创作一批具有西咸特色的沣河主题散文、诗歌作品。
第九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评价:“沣河流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养分,我们的作家能够走进沣河,在这里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寻找诗经足迹,用笔墨讲好沣河故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祝贺‘春沣十里、多彩西咸’文学创作采风活动活动圆满成功。”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说:“这个活动好,把作家深入生活和开发地域文化资源结合起来,通过作品向社会传播,使更多人能够沉浸到鲜活的文化情境之中,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便激活了更多人的感同身受。”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方英文说:“一河绿风一河雨,千袖酒气千袖歌。想到沣河,我脑海里就出现这一副联语,重在一个‘绿’字。过去印象的关中平原,基本是黄的,土地黄,河流黄,弥漫空中的也是黄尘。这几十年生态恢复一切都变了,沣河新貌便是一个典型,值得深入采风描写。”
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本次文学采风创作活动,希望通过作家走进“十里沣河”,挖掘西咸历史遗存,感受沣河文化魅力,最终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沣河文学作品,进一步将沣河优美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西咸新区也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新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西咸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举办“西咸文化大讲堂”27期,开展文学、摄影大赛和书画展览等20余次,出版发行西咸新区城市主题图书《往西,咸景》《看见,西咸》及长篇小说《金花》《茯酽》等30余部,推出电影《秀美人生》获评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推出了一大批文化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优秀文艺作品,促进新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