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名单揭晓,西咸新区崇文镇马庄村入选。
清水穿村过,旧貌换新颜
“以前下雨出门,鞋上全是泥,污水坑边上蚊子乱飞!”村民王先生的话,道出了马庄村曾经的窘境。雨污混流一直是村民多年的“心病。”2023年,西咸新区实施“千万工程”,崇文镇迅速实施,修建了500余米进村道路,345米封闭式排水沟以及化粪池,让村子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如今的马庄村,硬化路直通家门口,路灯照亮晚归人的路,天然气入村。更动人的是,“村民议事会”让每个村民都成了村庄的主人,大家齐心管护家园,昔日的“问题村”变成了新区“雨污分流”的样板间。
产业结硕果,钱包鼓起来
马庄村的账本上,藏着一个振奋人心的跨越:从集体经济“破零”到年经营性收入跃升至五十万元。2020年,村“两委”干部带着村民们“啃硬骨头”,把闲置的村小学改建成占地10亩的菜籽油榨油厂。金黄的菜籽在这里变成醇香的菜油,每年100吨的加工量,不仅榨出了香味,更榨出了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
靠着茯茶镇的茶香、乐华城的欢笑,崇文镇把三个城市开发边界外的保留村的土地变成风景,让农活变成体验。农、文、旅融合的路子越走越宽,共新增集体建设用地318亩,这是藏着村民对未来的憧憬;916亩产业预留指标中,生长着乡村振兴的后劲。村民们既能在榨油厂上班拿工资,又能在家门口做旅游生意,钱包逐渐鼓了起来。
善治聚民心,邻里情更浓
马庄村的蝶变,离不开一股“巧劲儿”。崇文镇创新“网格+议事+治理”模式,让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友邻议事坊”里,茶杯碰一碰,难事就有了头绪,百余件邻里问题在这里迎刃而解。“司法+网格”双员联动像一双温暖的手,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98%以上的化解率,换来的是家家户户的安宁。
“卫生示范户”的小红旗在门口飘扬,秸秆变成了有机肥滋养土地。乡风文明与生态保护像两棵树,在马庄村根连根、枝缠枝。这里的治理,不是冷冰冰的规定,而是热乎乎的人情,是“枫桥经验”在乡村大地上开出的善治之花。
如今的马庄村,生态有底色,产业有亮色,治理有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