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渭城街道立足《重点社区、村安全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紧扣“6+5”整治任务,聚焦重点领域与社区,打出安全环境综合整治 “组合拳,”以精准施策筑牢民生安全屏障。
重点领域整治:全域攻坚见真章
九小场所全域排查,靶向整改。完成24家场所消防与燃气隐患排查,动态更新隐患清单 22 项,实现闭环销号。针对烟感报警器缺失等7类隐患,联动派出所督促整改,目前已全部清零。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分类施策,梯次提升。排查的 46家废品回收站中,8家不达标场所被取缔,7家无照经营户经联合执法限期搬离。31家存续场所通过规范存储、升级消防设施,安全达标率提升40%,行业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
仓储物流领域树立标杆,全面规范。顺丰物流安装消防红外感应自动喷淋系统成为规范典范,极兔、中通则按“一企一策”整改台账,由交通城管部门每周跟踪指导,推动全行业安全升级。
重点社区整治:精细服务暖民心
玻璃厂社区系统整治,7 、8月累计解决楼道杂物、车辆占用通道等隐患45处,在三普小区高层增设46个可解锁隔离柱,彻底打通消防通道“梗阻。”同时完成4处电动车车棚建设,出台管理细则,从制度层面规范停放。
西电社区靶向攻坚,清理楼道杂物40处、整改消防通道10处,确保生命通道畅通;现场整改飞线充电35处,新建车棚12处,破解电动车管理难题;为特殊群体配备灭火毯、安装烟感报警器,用细节织密安全网。
创新机制:打造治理新样板
玻璃厂社区构建快速响应触发机制、多元参与保障机制和监督复盘提升机制等“三大机制,”分级处置体系让隐患信息 “秒级直达;”三维宣传与志愿者积分制带动300余名居民参与,解决8个“老大难”问题;月应急演练与24小时举报热线,实现“全域共治;”独居老人“周四上门检查”和“三个九日常整治”特色措施,实现重点服务人群全覆盖,安全隐患标本兼治。
西电社区创新“群众赋能”模式,推出“安全隐患线索奖励,”发放代餐券16张,带动 220 余人次参与;“党员+楼栋长”双带头机制划分 51 个责任区,群众参与度提升 50%;社区合伙人联系制度推动共建共治,居民、党员、物业、商户、企业参与度显著提升,凝聚安全隐患整治合力,解决电动车飞线充电顽疾、消防通道占用、居住环境脏、差、乱等13件问题。
下一步,渭城街道将通过创新开展实战化演练、智慧化防控及场景化宣传等举措,持续升级安全治理能力,让居民安全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