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省市媒体深入泾河新城实地探访氢能产业发展

“感觉怎么样?‘氢’不‘氢’?”——在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几名记者围着三辆蓝色氢能助力车展开谈论。轮流试骑时,记者发现,“骑行时比电动车还安静平稳,一点噪音都没有。果真‘氢’,是零排放的‘轻盈感’。”

7月25日,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组织新华社陕西分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央广网、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陕西日报、西部网、西安日报社等17家中省市媒体深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实地探访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见证陕西省氢能产业“制—储—运—用”全链条创新实践。

“这里不仅是产业链枢纽,更是创新裂变的‘反应堆’。”讲解员指向产业图谱介绍道。在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加速器展厅内,一座以氢分子结构为灵感的银色艺术装置悬于半空,配合环绕式巨幕的动态演示,将访客引入“零碳未来”的科技图景。展厅中央的产业链全景,清晰展示着从渭南氢源制备、韩城储运枢纽到西咸应用的协同脉络,直观呈现出氢能产业的“制-储-用”全链条闭环。

随着指引,记者们深入展厅,内里更是“大有乾坤”。机器人造型的氢能观光车、满满少女心的三轮氢能助力车、可以冷链运输的氢能快递车以及直流便携式制水机、发电艺术玻璃、氢水、反渗透超饱和富氢水机等多款氢能创新产品引得记者们纷纷举起镜头,连按快门。

移步至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状似电动车的“氢能助力车”受到了记者们的关注。“这辆车拥有25km/h的最高时速,且在80g氢气供应下,理论续航里程可达120公里,其搭载的燃料电池系统可在零下40℃启动。”盛世盈创副总经理聂小确介绍说。现场一架氢动力无人机正在测试架上悬停,其载荷能力已突破20公斤。“这不仅是续航革命,更为应急救灾、农业巡检开辟新场景。”聂小确补充道。

透过玻璃幕墙,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组精密设备——全自动机器手臂灵活地叠片组装膜电极和双极板。“这是陕西首条全自动化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彻底打破了陕西‘有技术无制造’的困局。”研发总监代一帮介绍说。当记者追问技术突破关键,他指向墙上的合作图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陶文铨团队帮我们攻克了膜电极的寿命难题,使电堆寿命突破2万小时。”

边走边看边赞,媒体记者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场景捕捉泾河新城产业协同的生动缩影。观园区内,光车、无人机、助力车等很多氢能源落地项目被应用于实际——“这些景象生动印证了秦创原驱动下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让‘实验室的氢’真正奔腾在产业动脉中。通过这次实地采访,我深刻感受到了区域氢能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西安日报社记者吕聪在拍摄西北首条全自动化氢燃料电池堆生产线时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