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耐心资本养成记》,关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入区企业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金融“活水”浇灌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内容节选如下
一粒在实验室里沉睡了10年的
科创“种子”
在耐心资本的浇灌下
成为高端软磁材料行业里的“新星”
这粒“种子”是如何被唤醒的?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刘明
四年前,在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读博的赵凡接到了导师刘明的电话,让他尽快准备一份项目申报书。
对此,赵凡记忆犹新:“团队申报的‘高端软磁材料及磁性器件开发与应用’项目从9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学校支持。”
从事软磁材料和相关器件研发多年,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刘明团队取得多项科研成果,能有效解决国内高端软磁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赵凡
“在高端软磁材料及器件领域,我国70%以上的产品依赖进口。”赵凡说,软磁材料及器件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储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可期。一直以来,团队的梦想就是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
2021年6月,刘明带领团队成立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然而,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摆在刘明团队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启动资金。
锐磁电子工作人员正在制作软磁材料
2022年,刘明团队初步与东部某市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将项目核心——高端软磁材料器件生产线落户当地。为了招引优质项目,当地政府允诺了优渥的落户条件。
“确实心动了。”今年2月7日,在接受采访时,刘明坦言。后来在学校的牵线下,他对接了陕西科技创新港科创种子投资基金,初次见面就被对方的专业性和服务理念打动,坚定了留陕发展的信心。
随后,陕西科技创新港科创种子投资基金为公司注资,并进行投后赋能。来自华为、新华三集团等知名企业的优秀高管进入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意味着科研团队一贯的短板——市场化团队被补齐了。
“科创型企业缺的是启动资金和管理人才。”陕西科技创新港科创种子投资基金负责人祖玮屹说,“我们不仅给锐磁电子提供资金,帮助团队精准选定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发展领域,还帮其对接下游客户资源,全方位提供服务。”
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端软磁材料
作为陕西首批种子天使基金之一,陕西科技创新港科创种子投资基金规模1亿元,由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主导发起设立,旨在加快推动陕西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在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初期,该基金提供1000万元支持,解决了项目初期的资金需求。
“这是阻拦科技项目外流的典型案例!”祖玮屹自豪地说,坚持市场化运作,该基金先后投资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额超600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1.04亿元。
近两年,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下属4只子基金陆续投资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4300多万元。在资金“活水”的浇灌下,公司建成生产线7条,获得汽车产品认证,并在极氪等车型上应用,2025年将带动产值超亿元。
“重引领、强信心,等得起、陪得住,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是坚定的耐心资本。”省财政厅基金办主任董鹏说,“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政策体系,促进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运作规范、科学高效、风险可控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高质量发展格局,助推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