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新城再添 “空中丝路” 新动脉

近日,全省首条直航美国的西安至芝加哥全货运航线正式启航。该航线采用波音747货机,单程最大业载超100吨,计划年执飞130班次,将搭建北美空中货运走廊,预计年运国际货物1.71万吨,带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长25%以上,推动空港新城“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再提速。

图片

今年上半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运输生产数据亮眼:累计保障航班16.5万架次,同比增长1.3%;运送旅客2362.8万人次,同比增长4.4%;完成货邮吞吐量15.6万吨,同比增长13.6%。而今年投用的T5航站楼,更推动西安内陆开放迈入新阶段,让空港新城成为内陆联通世界的前沿阵地。

图片

枢纽升级 夯实对外开放“硬基底”

航空枢纽的持续升级,是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的核心支撑。T5航站楼的投运,拉开枢纽升级序幕。该航站楼采用“主楼+六指廊”布局,创新设计双层出发、到达流程,实现国内外旅客同层出发;旅客步行至最远登机口仅需不足8分钟,行李处理最快仅需5分18秒,较原有系统效率提升近5分钟,大幅优化旅客出行体验。

随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推进,未来机场将形成“2个航站区、4座航站楼、4条跑道”的新格局,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保障需求,承载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5月,机场口岸国际物流园区改造项目正式投运,将国际货邮年处理能力提升至30万吨,进一步完善“航站楼-物流区-商务区”立体空间布局,为国际货运高效流转提供硬件保障。

目前,枢纽联动效应持续凸显。已开通的西安至哈萨克斯坦多斯托克市TIR国际跨境公路货运线路,与机场国际全货运航线实现“空中干线+地面支线”无缝衔接。依托这一模式,西安当前已承载陕西省70%的进出口货值,成为连接亚欧、辐射北美的关键物流节点。

航线拓展 织密全球贸易“空中通道”

随着西安至芝加哥航线的启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全货运航线达53条(国际33条、国内20条),初步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航线网络。

在航线布局中,西安目前已开通五国八城的航线,并在西部地区率先开通4条第五航权航线,大幅提升了国际中转效率。高效的航线网络背后,是空港新城完善的保障体系:空港新城推行“互联网+进口快件”监管模式,通过通关前端核验监管、智慧监管、信用分类监管等举措,全面提升通关效能,降低口岸服务成本,不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

优质的航线资源吸引企业集聚。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跨境电商保税仓储服务商,星空跨境选择扎根空港,正是看中其四通八达的空中航线网络。“陕西的空中航线越织越密,货物从落地到进仓无缝衔接,运输时效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总经理兰祎博表示。依托这一优势,星空跨境业务量持续攀升,近期还拓展了向欧洲出口国产轻工业品的新业务,进一步拓宽市场版图。

制度创新 激活开放发展“新动能”

枢纽升级、航线拓展、贸易增长的背后,是空港新城以制度创新持续提升开放能级的核心支撑,而企业的“舒心”办事体验,正是制度创新成效的生动注脚。

落户于空港新城的西安航投科创空天产业研发制造基地,总投资11亿元,由西安航投科创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空港新城通过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分期分段联合验收等政策,精准对接并解决企业诉求,获得企业认可与好评。

截至目前,空港新城功能区累计形成86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4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项获国家部委认可,已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同时,通过招募“营商环境体验官”、公开问题反馈渠道,形成了“企业需求-政策响应-效果反馈”闭环,推动空港新城14家航空企业、13个物流园区的聚集,诠释了“政策创新-平台支撑-产业集聚”的良性发展逻辑。

制度创新的成效,最终切实转化为蓬勃的市场活力。西安湄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度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区位与政策优势,不仅成功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产品更远销阿联酋、土耳其等海外市场;其总投资10亿元的生态环保新材料扩产项目,也已顺利奠基,开启发展新篇。与此同时,西安鼎新生态智能科技产业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计划重点招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入驻,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约2000个。这些企业的成长实践与空港新城的发展同频共振、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内陆地区制度型开放的鲜活样本,为区域开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