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
西咸新区在全省率先开展
自贸区范围内外籍人才创新创业试点
通过制度创新和服务升级
为国际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中国舞台
两年来
诸多外籍人才在这里实现创业梦
打破门槛,取消限制
开启留华创业“直通车”
“23万美元订单刚到账不久,我们又签下了5笔国际业务。”近日,埃塞俄比亚姑娘美丽兴奋地向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秦汉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分享“战绩”。这位西北大学国际法硕士毕业生创办的陕西将军雄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正在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输往非洲大陆,运营8个月已实现了65.4万美元营收。
西咸新区开展的外籍人才创新创业试点,打破了外国人来华就业门槛,取消工作经验、雇主单位限制条件,构建“毕业到创业”服务体系,为拥有创新项目但缺乏工作经验的外籍青年人才开辟留华发展通道,给予创业项目足够的容错期、培育期,让西咸新区从“就业目的地”迈向了“创业首选地”,这也是美丽选择在新区创业的原因。
“在留学期间,中国的历史文化、城市发展深深吸引了我,我特别想留在中国发展。”美丽说,“当我了解到西咸新区不要工作经验就能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更坚定了我留下来的信心。”
从政策讲解、创业项目申报,到工作及居留许可申请、公司注册,西咸新区为美丽提供了全流程服务,让她能够迅速适应环境,专注于创业项目。“西咸新区的工作人员一直陪着我,帮我办理各类手续,指导我如何申报项目,非常贴心。”美丽说。
如今,美丽的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西咸新区还帮忙联系了本地优质汽车企业,我们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专注于出口中国汽车和重型机械。”美丽说,近期她还准备拓展进口业务,把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引入中国。
全程陪伴,全方位服务
打造国际化创业生态圈
美丽的故事,是西咸新区外籍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松绑的生动写照。在西咸新区,像美丽这样的外籍创业者并非个例。新区通过遴选确定9家试点载体,为外籍人才提供从产业扶持、办公空间、证照办理等立体化服务,常态化开展项目路演、创业培训、融资对接、市场拓展等活动和服务。
同时,获批认定4家市级外国专家服务站,设立RCEP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外国专家书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等平台,在工作许可、居留签证、税收优惠、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社区融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
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俄罗斯留学生安娜,也跟美丽一样是受益者。她创立的陕西俄瑟朋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各国友人提供教育、商务、旅游三大方向的咨询服务。
“工作人员帮我梳理创业项目,提出市场化发展建议,还帮我翻译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指导我办理中国企业注册税务和工商管理等流程,如果没有西咸新区的帮助,我很难这么快就把公司注册成功。”安娜表示,公司成立一年多时间,已完成7个涉外合同,取得了不俗业绩。
为更好地为外籍人才创业提供精准帮助,西咸新区还与西安交大、西工大等20余所高校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举办政策宣讲、创业培训等活动60余场,对接优秀外籍人才近2000人次;搭建国际科技合作联盟,汇聚成员单位100余家、海外合作单位30余家、国际合作基地50余家、离岸创新创业中心6家;落地德国、马来西亚等合作项目及服务机构20余个。
这一系列举措,为外籍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合作机会。刚果籍青年英勇在西咸新区创办的文化传媒公司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各地,2024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乌兹别克斯坦籍小伙李浩宇创办的贸易公司不断把中国的优质商品销往乌兹别克斯坦及其他欧亚国家;摩洛哥女孩玛利娅姆作为“兼职主播”,不仅通过线上直播讲好“西安故事”,也把摩洛哥的历史文化及精美的工艺品传播到中国的千家万户……
在这片热土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创业者正用多元文化视角与中国市场深度互动。试点两年来,西咸新区帮助10余家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0余人;18名外籍人才通过外籍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办理了工作及居留许可,新增17家外资公司,储备项目近100个,涉及成果转化、科技文化融合、进出口贸易等多个领域。
作为国家级新区、秦创原总窗口和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西咸新区正以海纳百川的视野和胸怀,汇聚全球英才,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圈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