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杜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将网格作为社区治理的基本模块,把党群服务驿站建进社区网格,探索建立“五个一线”工作机制,将人员、资源下沉到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缩小群众服务半径,实现“民情在家门口感知、民力在家门口聚合、民需在家门口回应”,让辖区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持续升级。
党建引领赋能在一线。建立街道统筹、社区管理、小区落实、网格兜底、党员中心户协助的党建联动运行机制并在阳光里第一社区试点运行,将社区党委划分为北区和南区两个支部,根据居民小区划分的5个基础网格片区,建立5个网格党小组,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建体系和“街道-社区-小区-网格-楼栋”五级网格管理体系,将党员队伍、工作队伍、专业队伍、志愿队伍等力量融合联动,形成“党建引领、上下联动、一网通办”的双网融合治理格局,通过“党员带头、多方联动”已开展党建联建、在职党员“双报到”等为民服务活动5次。
资源力量汇聚在一线。坚持“一站多能,一站多用”原则,撬动馨苑小区“四会一队伍”自治组织、新就业群体、驻区联建单位、热心居民、律师等9类人才向驿站汇集,实现便民服务、政策咨询、网格管理、党群议事、物业服务及文化阅览等功能融合,扩大小区自治共治“朋友圈”,激活服务群众新效能。
党群议事协商在一线。依托网格微信群、人民建议征集台、现场调研、敲门入户等方式,收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友邻议事坊”和“板凳恳谈会”特色议事机制,按照“小事简商、急事快商、难事共商”精准协商模式,常态化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征求民意、问需群众,精准发力解决群众难题。
群众诉求解决在一线。积极发挥驿站“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重点关注小区环境、用水用电、公共治安等18件关键小事,将居民的“大事小情”入站处置,通过“网格吹哨、部门报到”,以“哨声”聚焦民生诉求,以“应哨”化解难点问题,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已成功解决物业维修、便民摊位、商户噪音等近20条“村改居”纠纷问题。
民生服务扎根在一线。有效融合“党群服务、物业服务、志愿服务”三类服务功能,实现陕西省敬老优待证、西安旅游卡、养老退保、医保、高龄、残疾证申领等28项便民事项上门帮办代办。由七彩阳光志愿者服务队与物业服务中心共同建立小区服务组、安全应急组、保洁维修组,积极调动社区文体爱好者、青年、退休干部等重要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现已联合开展助老、助困、便民、物业等网格内服务10余次。
下一步,北杜街道将持续优化党群网格驿站体系功能,立足党员群众“急难愁盼”,充分盘活各类有效资源,不断提升小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为打通基层社会治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