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周陵街道紧紧围绕“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主题,扎实推进“多网合一”工作,积极探索推行“34567”工作法,持续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明晰治理现状,整合现有资源,突出网格优势,切实增强治理效能、增加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指数,实现基层网格治理上下协同,快速响应、精准到位。
“三活”模式激活网格动力
周陵街道构建以村(社区)支部为核心,“两委”成员、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楼栋长)和志愿者等力量的“1+1+1+3+N”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党建红+网格蓝+平安蓝”模式,网格长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各业务职能部门对政策、法律、业务等专业技能开展定期培训,指导网格员开展人口管理、安全防范、信息采集、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工作;建立“网格+”联动机制,有效解决基础信息摸不上来、群众工作深入不够等难题,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网格员准确掌握责任网格中的“人、事、物”,成为网格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今年以来,周陵街道网格员常态化坚持巡查“责任田”,及时汇总发现问题和群众诉求,共收集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12件。
排查“四清”夯实网格底数
周陵街道以“四清”为工作目标,动态摸清网格底数。网格员对负责区域的情况掌握到位,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村(社区)民意清、矛盾隐患清”。制作网格底册,对本网格每个楼的单位、个体工商户、出租房屋以及每户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做到网格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网格员坚持每天入户,累计采集群众信息3万余条,确保了信息动态更新维护。
巡查“五必报”打通网格筋脉
网格员做到发现安全隐患必报、不稳定因素必报、网络风险舆情必报、居民房屋出租必报、公共设施损坏必报。建立“多网合一”微信群,网格员通过随手拍、随时晒等方式,线上“连线”村(社区)和职能部门,及时反映情况、互动交流,做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反映、网格情况第一时间掌握、困难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今年以来,累计收集上报飞线充电、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80余起。
落实“六闭环”协处网格事件
通过党员联系周边群众,变“被动处理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行落实问题上报、事件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六步闭环”工作机制,推动网格员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党员入户走访架起党员群众连心桥,围绕群众柴米油盐琐碎事,记录辖区每个角落的群众所需,依托网格员“微”力量,做“实”网格化服务,深入群众家中了解实情,倾情服务辖区群众,促使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推行“七分类”锁定重点群体
周陵街道推出“七色网格暖心标”,网格员对辖区内的特殊人群,以颜色标识进行有效地、分类管理,将特殊人群分为红色(独居、孤寡老人)、橙色(残疾人)、黄色(低保家庭)、绿色(退役军人)、蓝色(行动不便人群)、紫色(党员)、绿色(高龄老人80岁及以上)七类,“一目了然”掌握人群分布,在信息采集表上清晰分类,锁定网格内重点关注群体,形成网格内重点人群台账,采取日关照、周询问、月走访等形式对重点人群提供重点网格服务,“一杆到底”实现基层治理无缝隙。
下一步,周陵街道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努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探索提高辖区群众幸福指数的方式方法,以“公益课堂”为试点,精心打造由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网格课堂”宣讲队,采取“送学上门”方式,将讲堂“搬”到小院里、茶几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结合乡村振兴、环境卫生、移风易俗、扶老帮困等各项工作,用朴实的语言传播正能量,让群众听得懂、坐得住、传得开、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