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西咸新区组织开展2023年“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暨“文明西咸·志愿服务大集”新时代文明实践交流展示活动。我办荣获“西咸新区2023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北杜街道紧紧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总目标,以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为抓手,以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培育为引领,着眼群众需求,统筹融合资源,丰富活动形式,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整合资源,深化阵地建设
北杜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按照有场所、有标识、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六有”标准,通过站所合一,利用阳光里党群服务阵地、街角公园等场地,改造升级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设置政务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志愿服务工作办公室、可容纳100人以上的会议室、室外“文明实践基地”、图书室、室内文体活动场所、人民调解室等多个功能房间,具备开展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法治教育、健身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的功能场所和设备条件,实现场地设施利用最大化、最优化。
互联互动,健全实践机制
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所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副所长,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具体主抓的组织架构体系。积极构建“1+6+8+N”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按照常备+特色、服务+标准、统一+规范的原则,组建了理论宣讲、文化体育、社会公益、环境保护、乡村振兴、为民服务等6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以及8支村级常备志愿服务分队,登记吸纳志愿者300余名。今年以来,以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组织开展理论宣讲、环境卫生整治、文艺演出、文明实践、便民服务等志愿活动50余次。
特色品牌,拓宽活动载体
一方面,聚焦群众需求,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总队,孵化培育了“北杜村秦韵服务演出”“七彩阳光”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举办“学习二十大,展示新作风”专题演讲、“奋进新征程 和谐邻里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演出、“筑梦新时代、幸福舞起来”广场舞大赛、“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等活动,不断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注入新活力。
另一方面,按照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每月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制定本月活动计划,组织策划了“红霞桑榆”老年手工、“阳光少年”成长、“非遗传承”、“变废为宝”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确保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内容常新、活动常态、服务常在。
丰富活动,推动文明实践走实走深
一是与理论宣讲相结合。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围绕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群众文化供给、开展惠民暖心服务、持续深化移风易俗5个方面,组织领导班子带头宣传宣讲。同时,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戏曲、舞蹈等融于宣讲活动之中,采取“宣讲+文艺”模式,常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讲志愿服务,及时宣传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
二是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结合街道确定的“八大行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面融入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文明单位创建、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等具体工作中,做到中心工作安排到哪里,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就跟进到哪里。
三是与群众喜好相结合。结合传统节日,积极组织开展“迎新春、写福字、送春联”、“玉兔迎新春,欢乐闹元宵”、“慎终追远砥砺初心·缅怀先烈绿色祭扫”、“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爱情忠贞 家庭幸福”、“情满中秋,欢度国庆”等“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活动,做到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下一步,北杜街道将继续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不断构筑多元阵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实走深,为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