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张街道:“四事分流”协商,办好“急难愁盼”

社区议事协商作为基层协商民主的核心环节,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针对社区议事协商工作中村民参与度不高、协商效率不高、协商成果难以落实等问题,底张街道办幸福里社区秉持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持续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提高基层自治水平和推进协商民主为宗旨,构建了“微事、小事、大事、难事”分流议事协商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群众“微事”及时议。幸福里社区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坚持住户相邻、守望相助的原则,依据楼栋分布,选拔出具备良好群众基础、履职能力强、熟悉辖区环境的“两代表一委员”、优秀党员、村民代表等担任楼长,每月都会走访居民,深入了解诉,并组织开展协商会议,让居民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居民们反映的“微事”,楼长们高度重视,承诺在两天内组织群众商议并予以办理,并将处理结果上报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备案,确保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截至目前,幸福里社区的各楼长已成功收集并协调解决群众诉求350余件,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群体“小事”精准议。幸福里社区强化群体议事功能,充分发挥妇女、儿童、老人等多元主体在不用领域内的议事协商“化解器”作用,使更多的群众、家庭自觉主动参与村社治理,不断壮大基层自治团队。同时,持续吸引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党代表等人群参与协商议事,由社区党委、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牵头,组织各方代表共同开展协商,全面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充分发挥了多方主体在不同领域的优势作用,使更多群众、家庭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不断壮大基层自治团队,推动底张街道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社区总结老年人活动娱乐需求问题整治、创建卫生城市、校园周边安全等工作经验,打造了“奶奶团里有金点”“芳华议事再绽放”“小主当家童话美”等群体协商议事品牌,推动实现利益群体全参与的精准协商。

社区“大事”共同议。幸福里社区全面完善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制度,建设友邻议事坊、议事协商亭等设施,为居民议事协商提供专用场地,确保议事渠道畅通无阻。同时,明确社区议事委员会的职能界限和决策范围,推动议事协商工作走向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就居民自治的重大事务以及村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经过社区居民议事委员会的研究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达成协商共识,最终将解决方案提交给社区党委审批后实施。

遇到“难事”上级商。幸福里社区加强街区—社区联动,对一些超出社区“两委”职责范围的问题,第一时间向街道上报,以便街道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这种方式既保证了问题解决的时效性,又充分发挥了上级部门的优势资源。底张街道在接到幸福里社区的上报后,高度重视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商会议。会议上,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就上报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通过集思广益,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街道和社区始终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一旦解决方案落地,社区会及时将实施效果反馈给街道,以便街道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这种良性互动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率,也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四事”分流协商机制运行以来,幸福里社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430余件,进一步增强居民主人翁精神及当家作主的意识,破除包办议事、被动议事等“代民作主”现象,既让村民进一步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动了基层民主的发展;也实现“微事不出楼宇、小事不出群体、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不断做细“小单元”“微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