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风温柔地唤醒大地,龙年的序幕在太平镇悄然展开。位于西咸新区的太平镇展现出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每一笔、每一画,都在奏响乡村振兴的序曲,描绘出一幅既浸透着传统韵味又洋溢现代气息的迷人风景。
一、深耕细作的农业革新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太平镇的农田充满了勃勃生机。“快看快看!那儿有块麦田,绿油油的真好看,我们快点过去拍照。”竹范村的麦田泛着绿色浪花,美不胜收,引来许多游客到此打卡。
在政府和村集体的引导下,春耕行动正热火朝天地展开,通过“退园还耕”的政策引领,废弃果园重新焕发生命力,变身为肥沃的麦田,每亩土地的增收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
“嘹咋咧!”看着眼前绿油油的麦田,张阁村村民张保全开心地说,“今年我把20亩地交给了政府,给了我2万多元,我还能出去打份工哩!”
太平镇不断深化与专业农业公司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机械,使得播种与耕作更加高效、科学。从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到产量的翻倍增长,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也为村民开辟了富有成效的增收路径。
太平镇的沃土上,每一粒种子的发芽都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每一片绿意都映照出太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特色产业的蝶变之旅
走进新建立的产业园,很难不为眼前的一片“蓝海”所吸引。一座座大棚绵延成为一道独特景致,它们正为脚下蔬菜遮风挡雨,构建起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有效调整了产业结构。
其中,380亩的都市果园和3600亩的农光互补产业园,成为春耕中的亮点项目,通过实施设施农业和精准种植,太平镇的农业正向着高效、生态的方向稳步迈进。
“今天把棚子搭好,周末前把膜一覆,赶年底能收一茬。”正在搭棚的陈学军说道,“自从镇里发展设施农业,愿意经营的就跟着园区种,不愿意的去周边上工,现在的日子红火得很!”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立使粮食生产实现了革命性的飞跃,更是开启了发展的新机遇。
三、旅游发展的绿色足迹
“每年杏花的最佳观赏期约十天,我们上周听说太平镇杏花开了,今天一大早就从市里赶过来了。”从咸阳过来的崔女士和朋友们一下车,就被云霞般的杏花所吸引,纷纷举起手机留影拍照。
春季的泾河湿地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里水清岸绿,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探访,成为太平生态保护的新样板。
一位群众说道:“太平镇的这段河边景色太好看了,听说镇上近期要发展文旅项目,我们非常期待。”为给游客带来心灵的慰藉和田园生活的诗意体验,太平镇整合资源,积极对接文旅企业,深挖非遗文化,规划包含农业采摘、亲子户外、教育研学、餐饮休闲等板块的农旅综合体,打造西安近郊打卡地,深度探索农文旅融合的新模式。
春风十里,不及“龙腾太平”春更美。从绿油油的田野到繁忙的产业园区,从静谧的自然景观到丰富的文化旅游,太平镇正以满满的生机和坚定的步伐,诠释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绘就了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