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周陵街道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施工图,以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着力解决村容村貌、户厕改造等环境整治。全办16个行政村不断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建机制,在“管”上下功夫。街道充分发挥“大党建”统领作用,建立“街道党工委+村党支部+农村党员”“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将全办划分为16个网格,由村干部、党员、保洁员构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门前三包”等管理制度,建立各项监管制度,细化工作标准。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不定期进行“回头看”,实现真“清零”,常“清零”。
强基础,在“治”上下功夫。聚焦各村交通沿线、村内角落、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四类区域,坚持问题导向,层层压实责任,以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为重点开展环境整治,做到人居环境整治“过程让群众参与,效果让群众检验,成效让群众受益”。
抓评比,在“督”上下功夫。将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纳入各村季度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奖励。建立“日清扫、周整治、月通报、季评比”的推进机制,开展进行交叉或随机督查、点评、打分,发布“红黑榜”、“流动红旗”评比激励约束并重,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抓出常态、抓出长效。
广宣传,在“引”上下功夫。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把环境提升同文明实践、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常态化开展大整治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入户宣传,把展示板、农村院墙作为有效载体,将风情民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典范、党史学习、村规民约等搬上文化墙。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意识深入人心,推动村庄环境大改变、大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性、常态化工程。周陵街道将继续聚焦关键环节、重点区域,切实把人居环境往“实”里抓、往“细”里治、往“精”里走,不断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