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底张街道在“幸福养老”政策扶持、综合监管上敦本务实,在居家养老普惠创新、提升水平上笃践力行,切实做到了养老服务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
老有所养解民忧
“吃的有人管,住的有人管,各方面都有人照顾,都是党的关怀、关爱。”75岁李大爷每天都来中心“打卡”,和同村老人一起聊聊天、下下棋。
建立幸福里社区养老服务站1家(德瑞)及农村日间照料中心3家(孙家村、眭村、陈马村),服务老人约300余人,达到了“有规范名称、有服务场所、有工作制度、有工作队伍、有工作人员职责”的五有标准,并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使辖区内老人既不需离开家,生活又能得到照顾,为老人提供最理想的养老选择。
老有所安暖民心
“装了扶手、防滑地胶、淋浴凳....改造后,我自己行动方便了,孩子们也省心很多。”日前,说起家中的适老化改造,80岁的胡奶奶非常满意。
通过对接专业医疗服务机构、上级有关部门等,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适老化改造以及日常生活照料、助餐助行等方面的服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工作制度,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等居家老人提供上门巡诊、照料服务,让养老变成享老。目前,已走访服务200余户老年人,累计完成50余户适老化改造。
老有所为听民声
“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在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去。”同样一句话,让老干部来讲,群众会更信赖;同样一个理,让老干部来论,群众会更信服。
充分发挥老年人群体经验、威望优势、家庭及邻里中的影响力,以打造“奶奶团里有金点”“忒娃调解”“老年协会”等团体为切入点,为老年人在参与基层治理方面提供更多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机会,让新时代的老年人在基层积极作为、老有所为进行有益探索,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各村(社区)均已成立老年议事协商会,参与老人约80余人;由老年人参与的调和调解案件约20余件。
老有所寄助民乐
“现在开心呀,孙子学校一送,就来社团跟老姐妹们跳舞,不定期还有专业老师指导,氛围太好了”舞蹈社团负责人赵大姐说道。
注重发掘热心老年人,依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种兴趣社团,如舞蹈社团、太极拳社团、手工社团等,培养领袖人物,不断促进社团成长,进一步丰富了辖区内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良好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基层文化的发展,使老年人日常生活充满乐趣,提升生活品质。目前,村(社区)成立的各类型老年社团已达20个余个,涉及老人300余人。
养老服务关乎每位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福祉,是民生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下一步,底张街道将始终坚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安全、便捷和舒心的服务,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