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店街道:网格+人民调解”为基层社会治理聚势赋能

       近年来,西咸新区窑店街道创新试点“网格+调解”机制,将专业调解力量、基层组织力量、民间社会力量联合起来,使矛盾纠纷得以及时排查、就地化解,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全面摸排,打好“网格管理牌”

       窑店街道将人民调解相关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服务中,以网格员日常巡查为契机,坚持常规排查、重点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问访等方式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注重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苗头隐患,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做到矛盾纠纷及时预警、及时研判、及时化解,确保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着落,切实把网格建成人民调解的基本单元。

       广泛宣传,打好“网格教育牌”

       窑店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员”宣传队作用,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宣传人民调解的法律规定、调解范围、申请途径,及时梳理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辖区群众通过人民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矛盾纠纷。同时,吸纳网格“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人员加入调解队伍,定期组织调解业务培训,不断壮大基层调解力量。

       分级处置,打好“网格调解牌”

       窑店街道明确网格员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职责,将网格内摸排发现的矛盾纠纷依据风险等级,分为简易纠纷、一般类纠纷、重大复杂类纠纷,分派到网格、社区、街道三个层面进行调解。通过简易纠纷网格内现场调解、一般纠纷社区内及时调解、复杂纠纷街道级成员单位联合调解的分类处置与多元化解模式,大大提高了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截至目前,共调处矛盾纠纷72起,有效保障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下一步,西咸新区窑店街道将不断优化“网格+人民调解”工作模式,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新路径,把调解触角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末梢,通过筑牢网格、完善功能、做实服务,进一步穿好社会治理“绣花针”,秀出基层发展新风采,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