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林街道,居民议事协商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一环,社区党组织搭建平台,居民充分参与,物业、执法部门、专业力量协同联动。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共识,依托规范流程明确权责,借助多元主体激发活力,共同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居民的“幸福账单”。
扶苏路社区:议事协商绘就“文明养犬图”
犬吠扰民、遛狗不牵绳曾是扶苏路社区的治理痛点。社区党委以“红色议事厅”为平台,组织养犬户、非养犬居民、物业等多方代表展开协商。通过群策群力,社区探索出“居民自治+制度规范+文化浸润”的治理路径:设立遛狗专区、张贴文明海报、成立“文明养犬监督岗”。如今,居民自觉清理犬只粪便、主动避让高峰时段,社区文明养犬蔚然成风。
奥林匹克花园西区社区:协商议事破污水困局
奥林匹克花园西区社区聚焦D7栋楼前雨季积水顽疾,组织物业、居民代表及老党员召开协商议事会。针对地势低洼、管网老化导致的路面成“河”问题,通过现场讨论形成解决方案:物业加装雨箅引流积水,定期疏通管网,居民承诺避免乱倒垃圾。如今,积水问题有效解决,居民出行“蹚水难”成为历史。此次协商议事既破解了民生痛点,更凝聚了共治合力,彰显了社区“小事不轻视、难题共担当”的治理理念。
沣水园社区:网格议事解“管网之痛”
沣水园社区依托“沣水网格议事坊”,以党建引领破解地下管网老化导致的污水漫溢难题。面对二区18号楼居民困扰,社区迅速启动网格议事机制,召集人大代表、物业、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共商对策,5天内形成“物业整改+协同监督”方案。通过加装防水层、改造排水系统,彻底解决积水顽疾,同步建立“网格发现—协商—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目前,该议事平台已累计化解电动车棚建设、健身设施更新等20余项民生诉求,以“14个微网格”织密“小事不出格”治理网络,让“草根智慧”与专业力量互补,生动诠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创新。
沣太花园社区:“睦邻小屋”提升民生“温度”
沣太花园社区以“睦邻小屋”为载体,成功破解了电动车停车难、流浪犬治理、沣太十字红绿灯时长不足等民生难题。在停车棚建设中,社区通过民主协商优化方案,兼顾低层住户晾晒需求;针对流浪犬问题,联合派出所、物业开展“宣传—捕捉—长效管理”行动;针对沣太十字绿灯时间太短的安全隐患,社区积极协调交警部门,将红绿灯时长从16秒延长至26秒,让居民出行更安心。
丰裕路社区:三位一体破解“民生痛点”
丰裕路社区创新构建“居民点题—物业解题—社区督题”治理模式,通过议事平台集中解决车库漏水、无障碍设施改造、充电桩建设等难题。物业现场承诺整改方案,社区全程监督落实,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回应。
世纪大道北社区:共商共议铺就“幸福路”
世纪大道北社区在解决上林雅居小区外墙漏水问题上,充分发挥民主协商机制的作用,组织业主、物业、施工方召开议事会,成立联合监督小组,确保施工质量与进度。老旧路面焕然一新,漏水外墙得到加固。此外,社区还通过议事协商解决了上林雅居部分路面出现坑洼、裂痕等问题,为居民创造了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
上林南路社区:议事协商优化助学专线
上林南路社区召集西咸新区公交集团、各小区家长代表,召开居民协商议事会,为优化助学专线出谋划策。大家围绕助学专线站点设置、发车时间、票价等问题展开协商。家长代表积极建言,公交公司逐一回应,共同明确优化方向。通过多方协作,助学专线将升级为更安全、便捷的“暖心通道”,护航学子求学路。
自2024年6月以来,上林街道以奥园东、沣水园社区为创新试点,推出“友邻议事坊”模式并同步建章立制,推动议事协商标准化、机制化。2025年,该模式已在上林街道7个社区长效化运行,截至目前,通过居民议事协商已妥善解决群众诉求40余件。生动实践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共商共议”的基层治理理念——将议事桌搬到群众身边,让“商量着办”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方能将“民声”汇成“民生”,以“共治”成就“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