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底张街道牢固树立大环境治理理念,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双管齐下、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两手抓的综合治理策略,大力推行11232治理举措(一重点、一站、两长、三包、两创建)治理举措,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求突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步走上综合化、精细化、长效化轨道。
集中整治夯基础。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办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定期开展春季、秋季、冬季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还在夏收、秋收及国庆、春节前后,适时开展村容村貌提升和检查工作,同时加大村社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强基层环境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工作基础,为人居环境整治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站”管理沉下去。为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沉到底,在顺陵村新建1个基层环卫工作站,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配备专用车辆2辆,抽调8名得力干将下沉到村上,实行“一村一村转、一街一街过”徒步工作法,指导和督查各村日常工作开展,形成“一站抓六村”的管理模式,真正将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两长”机制抓起来。积极推行“路长制”和“街长制”两项机制,做到人员职责上墙,通讯方式公开,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进一步查堵管理漏洞,夯实管理责任,实现了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按照“路长管村外、街长管村内”的原则,在辖区6个未拆迁村新设路长9名、街长41名,均为村“两委”干部,分别负责各村之间的9段通村路和村内41条街道的综合治理。一名路长下管1名清扫员,同时由街办配备1名巡查员,做到指导——落实——督导工作全闭环。一名街长下辖巡查员、清扫员、党员志愿者、交通协管员、民警、垃圾转运员等“六员”和15户群众,除了负责道路保洁、绿化管理等环境卫生外,同时将垃圾分类、治安维护、矛盾调解等环保和社会问题纳进来,与网格治理相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环境大治理格局。
“三包”责任精细化。为全面实现“精细管理、全民参与”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按照“包卫生、包环境、包秩序”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日常管理细则,及时开展各户门前环境大检查、大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能动性,不断延伸管理的深度和广度。
“两创”活动强意识。按照“清洁美、整齐美、格局美、景致美、家风美、长效美”的“六美”标准和“带头承诺、带头宣传、带头参与”的“三带头”要求,坚持在全办6个未拆迁村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和“垃圾分类示范户”两项创建活动。几年来,底张街道按照“动态化评选、10:1挂牌”的评选原则,累计评出“美丽庭院”200多户,“垃圾分类示范户”140多户,极大地增强群众构建和谐底张、建设美丽家园”的责任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