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张街道:小马扎议事厅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

“这块地从小区建成后,都清理了30多回垃圾,一直清理不到位。”

“是呀,垃圾堆积、灌木丛生,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还都是蚊虫,家里连窗户都不敢开。”

……

不久前,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幸福里社区,三十多名街道办和社区干部、老党员、居民代表、物业公司代表等,坐着小马扎,围在一起讨论幸福小镇小区3期西北角7亩荒地如何处理。

这边荒地靠近北大门、离住宅区距离较远,并被大树阻挡了视野,部分群众在回迁时直接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倾倒在此,既浪费空间、又污染环境,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组织人员直接到现场去调查,并叫来部分群众代表来商量,人越聚越多,事越说越清,有些群众就从家里拿来了小马扎,大家就坐下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后来,社区就买了一批小马扎,推行现场议事。”幸福里小镇党委书记高斌讲述起“小马扎议事”的由来。

“要不建个小广场,我们可以跳广场舞?”有居民提议;“咱们这买菜不便宜,要不然建个菜市场?”还有居民提议……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

“我觉得建个停车场也不错,咱们小区紧靠主干道,很多群众没有停车位,把车停到路边,每天一到早晚高峰,车流量大,十分影响居民出行。” 在西安未央区上班社区居民王佳磊无奈说道,“开车出门一趟,光门口200多米的路就得堵10几分钟,回来又堵得满满当当,停车老找不到地方。”

“是啊,每次我儿子开车回家,也老是没地方停车。”74老人李慧芳也跟着说道。随即,停车难问题引发了居民们的热议。

第一次“小马扎议事厅”后,社区立即组织网格员们入户调查,通过问卷、微信群、访谈等形式,征求居民意见。

第二次“小马扎议事厅”召开,经过多方协商,超过四分之三的相关居民同意将荒地改造成停车场,其他居民也没有反对,最终大家达成一致——建停车场!此举不仅可以让群众自觉不扔垃圾,还能极大缓解周边车位紧张,停车难问题。

于是,社区在向街道党工委请示同意后,决定对停车场建设项目进行招标。

今年6月份,垃圾场开始了改造,清除灌木、平整土地、硬化场地、安装配套设施等,停车场于7月中旬正式建成,95个车位投入使用。“改造期间,我每天买菜从这路过看看,眼瞅着杂草没了,变成了整洁干净的停车场,甭提多高兴了。”李慧芳大娘笑道,“我儿子一直说,这一下他的座驾终于也搬进了‘新家’。”

通过“小马扎议事”,社区还解决了白事场地等问题。“过去居民们是今天你有个意见、明天他提个想法,现在大家伙小马扎一坐,围一圈一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办,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拉近了干群关系。”办事处主任郭海红说。“另外,我们还大力推进“急难愁盼”上门办,购买了一批红马甲,形成统一服务标识,让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主动亮身份、办实事。”

“社区干部与居民群众齐坐小马扎,把会议变成议事,大家共同谈治理、化矛盾,将自上而下单向治理向多元主体协商共治转变,是探索党建引领民主协商的有益尝试,真正做到了‘小马扎’通民意,家门口解难题。”底张街道党工委书记姬永刚表示。

小板凳上坐一坐,民生民事议一议。今年以来,为深化基层民主实践,助推城乡社区治理走深走实,底张街道大力推广“116N2”模式,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触角”延伸到基层。特别是大力支持各社区、各村创新实施“小马扎+小马甲”奶奶团里有金点“芳华议事再绽放”等一批议事模式,让群众更好参与协商议事,加速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