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空港新城始终以“强港、聚产、蓄能、兴城”为抓手,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大力推进高品质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建设,持续强配套、补短板、优环境,城市配套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高标准设计 · 高品质建设
空港新城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引领,先后编制了《空港新城基础设施优化提升规划研究》《空港新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工具书》《生态景观专项规划》《绿道专项规划》《空港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与环境景观精细化标准》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此外,还在西咸新区首创编印了《空港新城市政基础设施设计指南》与《空港新城道路照明实施方案》,这些系统性的指导为市政工程与亮化照明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再生水计量统计制度》等四项规章制度的编制为提高空港新城再生水利用率指明了方向。
截至目前,新城已高品质建设完成市政道路84条177余公里,形成了“两环六放射”的高速公路网络和“一环四横三纵”的城市路网骨架,全区域内实现15分钟内上下高速。给水管线140余公里,再生水管网11.21公里,天然气管道163公里(除机场区域),均已敷设至企业红线边,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城市绿地698.99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公园28个(124.76万平方米),绿道108.8公里。正平大街南侧、周公大道两侧绿道作为示范成果被收录至《西安市园林绿化成果图集》,并在西部六省(区)中心城市园林科技信息网会第38次会议进行交流讨论。LED自发光标牌、反光道钉、LED通体发光广场式路灯等先进技术应用在其他新城陆续推广。
信息化建设 · 智慧化管理
一是积极引入创新技术应用。先后在崇义路等市政工程全工程建设程序中引入BIM模型技术;长兴大街等市政工程车行道及人行道路面底基层石灰土设计采用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二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在新区率先建成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以900公里地下管线普测数据为基础,对所有已建成地下管线属性、位置、间距等信息实现精准快速查询,并辅以碰撞分析、爆管分析、关阀分析、三维分析等功能,为管线养护维护、开挖占用方案、市政应急抢修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三是印发《空港新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实施养护工作标准化机制。截至目前,新城人均绿地面积80.6平方米,远高于全国人均绿地面积,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使得辖区更多群众可以“推门见绿、开窗见景”。
市政基础设施及景观绿化建设成果先后获得省、市、新区级奖励和荣誉称号17个,沣泾立交、慈恩大街、沣泾大道等7个绿化工程被评为陕西省优质园林景观工程;底张大街和崇文路市政工程被评为第五届西安建筑行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崇义路综合管廊工程采用BIM新技术,为“智慧管廊”的实现提供信息化底图,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空港对绿色城市建设的执着追求,也为空港新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空港新城在市政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始终与新城整体发展保持一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丰富和完善城市功能,力求形成网状配套体系,切实提高区内企业和群众的便利度、满意度、幸福感,提升城市核心吸引力,助力新城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