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降了,成本小了,办电快了!”陕西德润达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女士对电力服务的升级感受深刻。据测算,该企业通过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今年平均每度电成本降低0.027元,全年可节省近50万元用电支出。
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电力保障直接关系区域发展质效。近年来,西咸新区紧扣市场化用户服务需求,以创新工作模式为抓手,构建起“政策精准送达、监管刚性落地、服务温暖人心”的全链条电力保障体系,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推动电力市场实现平稳有序发展。
13项政策举措释放红利
近年来,西咸新区将惠企利民理念融入电力服务全链条,精准施策成效初显。2024年6月,西北首座绿电绿证服务站落地新区,通过“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市场咨询、交易撮合等支持。数据显示,该服务站全年受理企业咨询超350次,助力60余家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促成18家企业达成587万千瓦时绿电交易。
近日,西咸新区持续发力,出台《关于强化电网建设和电力服务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聚焦电力设施升级、市场主体成本压降、居民用电负担减轻三大方向,推出13项硬核改革举措,持续深化电力服务效能。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离不开“政策上门”的精准服务。“从对电力市场交易一窍不通,到熟练参与绿电交易,新区团队的手把手指导至关重要。”西安华瑞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邓女士透露,2024年企业通过市场化交易完成200万千瓦时绿电采购,不仅降低用能成本,更提升了绿色用能占比,预计全年节省电费超30万元。
西咸新区联合供电公司组建专业宣讲团队,自2024年12月以来累计开展12场现场会,走访企业1533户次,通过账单解读、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企业市场认知。截至2025年6月,新区1079家10千伏及以上工商业企业中,510家参与市场化交易,入市率达47.27%,较去年底提升23.6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2025年年初签订的交易电量达34.01亿千瓦时,购电价格同比降低0.038元/千瓦时,预计为企业全年降本超1.3亿元。
监管亮剑斩断加价链
“多收的电费能退回来,真是没想到!”2024年2月,沣西新城先河之星写字楼商户收到一笔特殊退款,背后是西咸新区对转供电违规加价行为的“重拳整治”。2023年,新区监管部门发现某物业管理公司长期以1.26元/度收取一般工商业电费,远超政府定价0.6437元/度,该公司自2018年8月起累计违规加价124.87万元,新区依法责令全额清退并处罚款10万元。
为根治价格违规问题,新区构建“防+治”监管闭环:成立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小组,出台《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守护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转供电违规加价专项整治的通知》等文件,建立转供电价格常态化核查制度。
2024年至今,累计检查水电气暖领域单位357家次,办理转供电案件3件,退还用户137.227万元,罚款18.7万元。通过“回头看”行动巩固整治成效,联合多部门开展“三表”收费约谈会,推动监管政策从“阶段性推进”转向“常态化落实”。
充电桩“零投资”暖人心
“申请当天就有人联系,免费延伸了52米电线,省了1500元。”沣东新城业主龚女士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顺利接通,得益于西咸新区推出的居民充电桩“零投资”办电服务。2024年以来,该服务已为1.19万户车主节省成本超6000万元。
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小区“用电难”的问题,新区制定专项改造方案,计划2025年底完成50%“供电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改造,2026年实现全覆盖,彻底解决“同网不同价”问题。同时,联合供电公司优化服务流程,将低压办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企业,叠加“省力、省时、省钱”举措,全年预计为企业节约办电成本2.9亿元。
从企业降本到居民实惠,从严格执法到服务创新,西咸新区以电力服务为纽带,构建起全链条保障体系。下一步,新区将锚定电价优化、合表户改造、电网升级等核心任务,持续释放降费红利,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电力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