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杜街道位于西安市西北部、距西安市区30公里,辖2个社区、6个行政村,共3.51万人,总面积41.3平方公里。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环境下,北杜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群众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构建区域统筹、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走出一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红色阵地”激发奋进潜能
北杜街道下辖的2个社区均为“村改居”社区,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党工委以组织建设为抓手,在回迁村小支部的基础上成立社区大党委,将小支部书记选任为大党委委员,全面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补充年轻社工力量,支持社区发展。以阵地建设为载体,积极打造集“党性锤炼、学习教育、便民服务、文教娱乐”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依托建好的党建活动室、红色图书室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读书朗诵等活动,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激发社区干部奋力前行。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在社区公园广场建设红色长廊、红色凉亭,将党史知识、历史事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上墙展示,弘扬红色文化和社会正能量,群众在散步纳凉的同时便可接受教育熏陶,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家学习知识、摒弃陋习,传递和谐文明新风尚。
“双网融合”提升治理效能
探索“党建+网格”模式,积极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党建网格体系,实现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双网融合”。以阳光里社区为例,社区内78栋住宅楼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1名支部书记、2名支部委员、13名党小组长,同时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13名楼栋长,党员队伍与综治队伍交叉任职、同向发力,共同参与矛盾排查、纠纷化解等社区治理工作。推动网格治理精细化,践行“三个一”网格管理机制,即1张网格图,1本民情日志,1张网格联系卡。网格员定期巡查、登门走访、排查矛盾,同时对楼道乱堆杂物、乱贴小广告、电动车上楼充电、商户乱摆乱放等问题检查整治。实现网格治理联动化,由网格党支部联合职能部门,积极调动驻区民警、物业、辖区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融入社区治理工作,辖区190名党员进行双报到,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活力。社区党组织牵头召开“社区板凳会”、“党群联席会”等议事协商会议,着力议好办好小区环境卫生、停车管理、维修等43件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切实将“民有所呼 我有所行”落到实处。
“聚合资源”优化服务功能
坚持“党群连心”的服务理念,推进便民服务,建设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以“多点分布、就近服务、一次办理”为原则,将社保、教育、医疗、户籍等408项业务办理纳入便民服务窗口,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办理,同时依托网格实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代办服务,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优化组团服务,在社区党群阵地孵化三秦公益、智慧养老等34个社会组织,打造“七彩阳光”志愿服务队伍,创立“慈孝文化 道德传承”“六点一课”等服务品牌项目,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养老服务、文艺汇演等共建活动,形成多方联动、党群共建、服务共做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创新智慧服务,在网格内搭建“空港·微邻里”智慧社区网上服务平台,把民生保障、就业创业、工商税务、物业管理等1324项服务统一纳入“空港·微邻里”,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掌上办事”,彻底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北杜街道将继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协同共治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村改居”社区基层治理服务水平,激活社会治理末梢神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确保辖区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