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路街道:“网格+警格”奏响社会治理和谐曲

网格是收集社情民意、处置矛盾问题的前哨岗,警格是洞察矛盾隐患、沟通处置问题的服务岗。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建章路街道积极探索“网格+警格”双向融合,发挥网格化共建共治共享的优势,实现“治安联巡、隐患联防、矛盾联调、教育联宣”,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是整合资源,治安联巡多元化。坚持“多方联动、融合共治”工作导向,扎实推进警务力量进网入格,以社区警务室为阵地,每个社区按照1名社区民警+N个网格员,即“1+N”模式进行配置,定期召开工作总结会议,根据社区内的矛盾风险、突发情况、安全隐患等进行分析,及时协调处置,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二是凝聚合力,隐患联防最大化。在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以基础网格为单位,网格员、民警、辅警、微网格员相互配合,坚持边排查、边整治、边宣传,实现社会治理全覆盖、隐患排查全方位、排查信息全共享,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状况,能够第一时间有效应急处置,用“小网格”保障“大安全”。

三是源头管理,矛盾联调专业化。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化优势与民警“懂法、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化优势结合起来,以人民调解室、居民议事厅为依托,社区民警与网格员形成联动机制,真正发挥齐抓共管效能,将收集到的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四是源头预防,教育联宣立体化。聚焦“一老一少”等重点人群,围绕禁毒宣传、防邪教、预防电信诈骗、“国家反诈APP”推广使用、冬季用火用电等内容,坚持进校园、居民楼院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彩页,进一步提高了普法宣传覆盖率,增强了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将民生实事办理在网格、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群众需求解决在网格,有效发挥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神经末梢作用。

下一步,建章路街道将持续深化“网格+警格”融合,坚持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实现“纠纷联调、难题共商”,真正发挥网格化共建共治共享的优势,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