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从三座城市看微短剧精品化》,报道西咸新区聚焦微短剧产业发展,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探索该领域产品精品化发展路径,部分节选如下。
微短剧,因其体量小、节奏快、情节密,成为兼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网络文艺形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微短剧也出现了内容粗糙、野蛮生长等问题。今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通知,提出大力促进微短剧行业专业化、精品化发展。微短剧如何走好精品化之路?记者在陕西西安、河南郑州、浙江东阳进行了采访。
陕西西安
镜头对准现实题材
陕西西安市是很多微短剧的诞生地。数据显示,全国每100部微短剧中,便有60部诞生于西安。
在西安,随着微短剧精品化趋势加强,越来越多的微短剧将镜头对准现实题材。剧情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连接,为观众带来了更深刻的观剧体验。哔哩哔哩、陕西其吉格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老盔有了新主人》,关注京剧艺术传承,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陕西星光映美数字文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人活一口气》,以返乡创业为故事题材,上线以来累计播放量达2.5亿,并获陕西省“优秀微短剧”奖项。
点开微短剧《一姐》,许多观众被紧凑的剧情所吸引。该剧聚焦打击人口贩卖主题,讲述了女主人公带领女儿与姐妹同黑恶势力斗争的故事,上线以来累计播放量破亿。该剧发行公司云想科技研发了AIGC应用产品,用于短视频剧本创作、广告图片和视频素材的自动化生成等。
在创作现场,编剧团队在系统中输入“校园”等关键词后,分镜头脚本瞬间生成。“AI不是替代创作,而是帮我们提高效率。”云想科技政企事业部总经理张永双介绍,今年一季度,云想科技已发行24部微短剧,5部播放量过亿。
2023年5月,云想科技的中西部总部入驻了陕西西咸新区。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和持续的内容创新,西咸新区逐渐成为创作高地,目前共有微短剧六大拍摄基地、三大制作基地、两大产业基地、两大创作基地及一个实训基地,去年微短剧产业营收达1.6亿元。
在西咸新区十里沣河影视基地,2500平方米的摄影棚里,医院、法庭等场景可以快速切换。基地另有5万平方米的实景合作区,涵盖150余个场景,日均接待10个剧组。基地负责人李博介绍,聚焦短视频博主与回乡创业青年等新职业的微短剧《小镇茶香恋习作》即将在此开拍。
通过深入现实生活、结合相关领域,微短剧实现着内容的提质升级。去年,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发布《关于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陕西微短剧产业扶持资金,围绕微短剧产业发展链条并突出重点环节给予扶持,计划两年内推出200部以上在国内主要网络视听平台播出的精品微短剧,培育15家以上微短剧行业领军企业。
今年,西部国际短视频拍摄基地签约落户西咸新区,计划年内建成开放微短剧全产业链生态园区。“我们期待基地吸引更多剧组扎根西安,同时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跟着微短剧’前来打卡体验。”西咸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