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重要纽带,串联起不同地域的物产与文化,书写了跨越千年的商贸传奇。为让儿童直观感受丝路的繁荣景象与文化魅力,2025年9月6日上午,永乐镇开展“丝路驼铃,贸易故事”儿童历史文化讲座,通过知识讲解、影像观看与手工创作等形式,带领孩子们开启一场沉浸式的丝路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社工老师以“一串驼铃的万里征途”为引子,拉开讲座序幕。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从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讲起:“两千多年前,张骞带着使命出使,历经艰辛开辟了这条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道路,此后,驼铃声便在这条路上响了千年。”随后,老师结合地图,清晰讲解了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西域,抵达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让孩子们对这条“商贸大动脉”的走向有了直观认知。
在贸易商品讲解环节,老师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让孩子们了解丝路上的“交换宝藏”。“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四大发明,通过丝路传到西方;而西方的葡萄、胡萝卜、苜蓿、良种马,还有佛教、音乐、雕塑等文化,也沿着丝路来到中原。”老师一边展示丝绸的精美纹样、瓷器的雅致造型,一边介绍葡萄、胡萝卜等作物的传入过程,孩子们纷纷惊叹:“原来我们吃的很多东西,都是从丝绸之路来的!”
为了让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丝绸之路商队的行进场景,活动中特别播放了精心剪辑的商队行进影像片段。画面里,沙漠戈壁中,一支支驼队顶着风沙缓缓前行,商人们牵着骆驼、载着货物,在驿站休整补给,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人们交流互动。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当年繁忙的丝绸之路上,对“驼铃响,贸易兴”的景象有了更深的体会。
讲座结束后,充满趣味的手工制作环节正式开启,主题是制作“丝路贸易迷你故事书”。老师提前准备裁剪好的各类图形卡片(含骆驼、商队等丝路元素)、画笔、胶水及空白底板,示范制作步骤:先给卡片图案涂色,如骆驼涂棕褐色、丝绸涂红色,再按想象的丝路故事将卡片粘到底板组成故事。孩子们马上投入创作,遇涂色不均问题和排版不确定时,孩子们互相分享技巧且有老师及时指导。活动室里,画笔沙沙声与小声讨论交织,充满创作乐趣。
经过近一小时的努力,一本本独一无二的“丝路贸易迷你故事书”陆续完成。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向同伴讲述自己笔下的丝路故事:“你看,我的商队带着丝绸,要去换西方的良种马啦!”
此次“丝路驼铃,贸易故事”儿童历史文化讲座,不仅让青少年儿童在听故事、看影像、做手工的过程中,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贸易与文化交流,更在心中种下了探索世界、热爱文化的种子。未来,永乐镇将继续推出更多贴近儿童的历史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体验中触摸历史、传承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认知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