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好技术“护航” 秋粮丰产丰收

“你看这喷灌的水洒得匀,就算之前雨少,咱玉米穗子也没瘪,再过半个月就能收了!”9月中下旬,陕西西咸新区窑店街道大农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亚洲蹲在自家玉米田边,手指着运转的喷灌设备介绍。此时的西咸新区,16.35万亩秋粮已进入成熟前的关键管理期,正在做足准备全力冲刺秋粮丰产丰收。

走进窑店街道田间地头,放眼望去满眼金黄。一株株玉米挺拔整齐,叶片在秋阳下泛着油亮光泽。由当地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托管的1500亩玉米均纳入当地秋粮单产提升项目,主推单粒精播、密植高效“5335”及水肥精准调控技术。

“往年漫灌一亩需80-100方水、花费45元,现在喷灌一次30方水就够,成本只要15元,出苗率还比往年提高8-10个百分点。”何亚洲说,合作社还按西咸新区要求为所有玉米地投保政策性农业保险,让参与种植的860户农户“敢投入、无顾虑”,即便今年雨水偏少,也靠技术保住了作物长势。

同样受益于单产提升项目的还有崇文镇农田亿号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托管的2550亩耕地中,1900亩地纳入单产提升项目。合作社负责人魏彪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采用了密植高效技术,以前每亩玉米密度仅为3500-4000株,现在亩均能达到5500-6000株,我们还会根据测土结果施用玉米专用肥,养分供给特别精准。”

更让社员和农户省心的是,西咸新区农业部门还针对秋粮管理需求,邀请农技专家到田间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组织观摩学习与线上培训,进一步提升防灾意识和能力。目前,6750亩秋粮单产提升项目已覆盖西咸新区1/3镇街,配套了单粒精播、一喷多促、节水灌溉、化控防倒等高产技术。经测产,玉米平均产量为580kg/亩。

为了确保秋粮丰产丰收万无一失,国网西咸新区公司全面加强电网运行监控,密切关注负荷变化,按“网格化”分区,以“无人机+人工”模式对涉及秋收的线路、配电变压器、开关等设备开展巡视,持续加大线路巡视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确保秋收期间电力稳定供应。

当前,西咸新区秋粮生产形势积极向好。西咸新区基层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粮食托管等经营方式的逐渐成熟,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规模化种植主体逐渐增多。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和“一喷多促”等技术得到大面积落实,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升。

“我们会继续组织农技人员继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各镇街(村)落实秋粮后期田间各项管理措施,防涝防倒伏,为丰收到仓做好积极准备。”西咸新区基层工作部负责人表示,西咸新区已完成玉米收获机、小麦播种机和粮食烘干设备的检修,经调度现有农机完全能满足“三秋”作业需求,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守住区域粮食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