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邻议事”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渭城街道西电社区电动车停放充电革新实践

在渭城街道西电社区,一场聚焦电动车停放充电问题的治理变革,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这一曾经困扰众多社区的管理难题,在西电社区通过“友邻议事坊”的创新机制,转化为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从居民间的广泛讨论到充电车棚的建成投用,一系列举措背后隐藏的“幸福密码”,正使社区生活愈发温馨和谐。

齐心议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

西电社区摒弃传统“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将决策权交予居民,借助“友邻议事坊”议事协商平台,积极开展多渠道民意收集工作,连续召开3场居民代表会议,邀请各楼栋热心居民参与,充分表达诉求;同时,组织入户调研,详细记录居民建议;利用线上问卷形式,共回收135条有效意见。在居民代表会议上,大家围坐讨论,“希望车棚与楼栋保持一定距离”、“配备完善安全设施”等12项核心诉求逐渐明晰,为方案设计、车棚选址指明方向。经过充分沟通与协商,“分散布局+人防技防”的方案获得全体认可,为解决问题迈出关键一步。

共建共享,小举措蕴含大民生

方案确定后,渭城街道、社区、物业及相关行业部门协同合作,确保车棚建设顺利实施。居民积极响应,主动报名担任“车棚管家”,负责日常巡查维护,同时,智能充电系统投入使用,具备“充满自停+异常报警”功能,为充电安全增添保障。近期,各小区充电车棚正在陆续建设中,将建成12处充电车棚、320个充电位、配备36个灭火器、6套监控设备,全方位守护居民充电安全。

从“议事”到“共情”,社区文化深入人心

从最初的“友邻议事”,到共同参与建设;从"推车进楼"到"主动入棚",这个由居民自己设计、自己管理的车棚项目,不仅解决了安全隐患,更培育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社区文化。未来,社区将持续深化"友邻议事"机制,让更多民生难题在"商量"中找到最优解,让"人民城市"的理念在基层实践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