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咸阳经开区的金石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团队走进空港新城圣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场由产业链供需清单牵线的合作洽谈正在展开——这正是空港新城优化产业生态,以产业协同推动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依托“1+3+3”临空产业体系,空港新城从发布产业链供需清单,到搭建跨区域对接平台,再到深化与咸阳经开区的一体化协作,正积极以产业链为纽带,构建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圈。
一张清单:破解产业链的“供需密码”
“不知道跟谁合作”曾是不少企业在构建上下游产业链中面临的共性难题。
今年6月,空港新城公开发布的第一批产业链“供需”清单,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精准解法。这份清单涵盖16家企业的32条信息,涉及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5条市级重点产业链,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技术服务、成套产品,“供”与“需”一目了然。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第一批产业链供需清单详细信息
“清单既能展示我们的技术优势,又能为我们精准找到上下游配套企业,以前是‘大海捞针’,现在是‘按图索骥’。”圣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罗乾伟这样评价。
这份清单的诞生,源于空港新城营商办的扎实筹备:自去年起,借鉴天津、合肥等地经验,以延链补链为目标,围绕区内规上工业企业,摸排其技术优势、主营业务等信息,在征得企业同意后梳理整合而成。它不仅解决了“上游不知下游需,下游难寻上游货”的困境,更成为中小企业成长的“助推器”,让区域产业生态愈发活跃。
一个平台:起企业合作的“快速通道”
清单是起点,对接是关键。只有搭建起高效的沟通平台,才能让产业链的“供需密码”真正转化为合作动能。
早在去年,空港新城就联合咸阳经开区举办“融合发展携手共赢”主题交流活动,探索搭建产业链企业对接平台,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今年,则以清单发布为契机,持续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让两地企业合作渠道愈发畅通。
供需清单发布仅两周,咸阳经开区的陕西金石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的团队便专程赴空港考察,与西安圣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就异形骨3D打印技术工艺展开深入洽谈。“就近合作能大幅降低沟通和物流成本,对我们太重要了。”陕西金石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彬的话道出了企业的心声。与此同时,专注于硬质涂层技术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泽众慧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通过供需清单与空港新城的竞宇智能装备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联系,并为其量身定制了试用产品。
截至目前,在两地营商办的“牵线搭桥”下,已有10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对接,平台实效初步显现。
一场融合:书写跨区域协同的“新篇章”
产业协同的视野,不止于此。在《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任务》等政策指引下,空港新城与咸阳经开区的“双向奔赴”,成为落实融合发展的鲜活实践。
今年以来,两地围绕空间规划、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等“七个一体化”,共同举办临空经济区科技联动产业协同一体化大会,签署《临空经济区科技创新一体化融合发展合作协议》,揭牌设立“科创一体化协同区”和“科技金融协同工作站”,促成了一系列融合发展重点工作,为西咸一体化按下“加速键”。
双方聚焦航空制造、汽车制造等重点方向,定期梳理并共享产业链供需清单,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主导”模式分类组织对接活动,让跨区域协作从“偶然”走向“常态”。
从一份清单,到一个平台,再到跨区域融合发展,空港新城正围绕融合发展这一使命任务,编织着一张覆盖“区内融通、区域联动”的产业协作网络。未来,空港新城将持续构建跨区域产业链协作网络,推动区域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通过技术互补、优势叠加,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打造以产业链为纽带的跨区域创新联盟,为西安都市圈建设贡献更加紧密、更加稳固、更具竞争力的“临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