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下列4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11月18日至2021年11月24日(五个工作日),公众可以以信函、传真等方式提交书面意见。
公示单位:陕西省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局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33585982传真:33585981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沣泾大道西一路1号西咸大厦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西咸新区第一高级中学项目 | 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东临沣泾大道、南邻能源四路、西邻金融东路、北邻能源北路 | 西咸新区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管理办公室 | 核工业二0三研究所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游泳馆、报告厅及其它辅助设施,共设54个班。项目总投资112694.9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0.178%。 | 1.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机械冲洗或场地洒水降尘等,严禁随意外排。运营期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实验室废水经中和处理与其他生活污水、经预处理的游泳池废水达到相关标准后一并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西咸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2.强化施工扬尘管控,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和“7个到位”要求,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尾气排放须达到相关限值。运营期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经专用烟道排放。3.严格控制施工噪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改进施工方式,确保施工期噪声满足相关排放标准。4.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后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 / |
2 |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西北公司1号 机库维修扩能项目 | 空港新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空港东二路东航技术公司西北分公司1号机库 |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西北公司 | 西安中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依托现有厂地,将机库维修数量由原来年最大喷涂维修18架次提升至48架次,新增2台化学退漆剂喷涂机。项目总投资12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18万元,约占总投资的93.7%。 | 1.项目清洗废水经过滤与生活废水一起进入化粪池预处理,满足相关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污水净化站。2.项目打磨粉尘经排风收集箱收集后进入干式过滤器过滤、化学退漆、喷漆及晾干产生的废气经“干式过滤器+两级活性炭吸附箱”处理,满足相关标准后经排气筒排放,3.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并采取消声、隔音、基础减震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相关要求。4.安全妥善处置各类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规范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5.强化项目运行管理,制定运行操作管理手册,建立活性炭使用、贮存、处置台账,及时按要求更换活性炭,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 / |
3 | 陕西国睿心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核技术利用项目 | 空港新城临空产业园9号楼C单元2层 | 陕西国睿心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西安同展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 建设一间DSA导管室及控制室、设备室,新增一台Artis One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用于医疗器械非临床安全评价实验。项目总投资29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0.2%。 | 1.定期对安全与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2.健全辐射安全与防护监测制度并确保实施。按相关要求编制辐射安全与防护年度评估报告,并报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部门以及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3.辐射安全管理人员以及辐射工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辐射工作人员应配备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定期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剂量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确保辐射安全。4.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严防辐射事故发生。 | / |
4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核技术利用项目 | 西安市沣东新城泰和医院有限公司 | 沣东新城泰和医院 | 西安旭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将住院楼五层的供应室和相邻区域改建为一间DSA手术室及配套辅助用房,新增一台Pilot3000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用于介入诊断及辅助治疗。项目总投资34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1.76%。 | 1.定期对安全与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2.健全辐射安全与防护监测制度并确保实施。按相关要求编制辐射安全与防护年度评估报告,并报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部门以及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3.辐射安全管理人员以及辐射工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辐射工作人员应配备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定期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剂量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确保辐射安全。4.及时修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严防辐射事故发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