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杜街道开展土地补偿纠纷审判指引专题宣讲

为筑牢基层法治保障根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3月26日,北杜街道召开2025年3月西咸新区第五组人民调解专题培训,以"政策解读+案例剖析+互动答疑"的形式,共同探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土地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案件审判工作指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北杜、底张、太平100余名人民调解员参加。

讲台上,北杜司法所所长杜永立以"依法保障土地权益共建和谐法治乡村"为主题,围绕审判指引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度解析。针对农村土地补偿分配中的"三大焦点问题",杜永立结合典型案例逐条阐释:外嫁女户籍未迁出且履行村民义务的,应平等享受补偿权益;新生儿自出生时取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补偿分配不得遗漏;土地补偿方案需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议定,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

在"以案释法"环节,杜永立通过三个典型案例生动展现法律适用过程:某村外嫁女因户籍保留成功维权案例,揭示了"户籍+义务"双重认定标准;某村民小组因未召开村民会议擅自分配补偿款被法院撤销的案例,凸显民主决策程序的重要性;某村民因将户籍迁出后重新迁入并恢复生产生活而获得分配资格的案例,诠释了"实质联系"的司法审查要点。

培训现场座无虚席,参会人员全程认真听讲。互动交流时,大家围绕"离婚妇女权益保障""大学生户籍迁移影响"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杜永立结合审判指引条款,逐一进行专业解答,将复杂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明白话"。

"这次宣讲就像一场及时雨,把大家最关心的土地补偿问题讲得明明白白。"边方村人民调解员袁小海表示,"特别是外嫁女和新生儿的权益认定,让我们对后续工作开展心里有了底。"

下一步,北杜街道将以审判指引为遵循,建立"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土地补偿纠纷源头治理,为群众的"钱袋子"系上法治安全带,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