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不是无用物 变作“花泥”养新绿

将厨余垃圾投入机器,经过菌种发酵处理,产出有机肥料,供给多肉种植基地使用……借助垃圾资源化分类处理站,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八兴滩村实现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

沣东新城首个垃圾资源化分类处理站位于八兴滩村,建筑面积为 280 余平方米,内设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低温碳化处理设备两台机器,分别用于处理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自今年4月份试运行以来,日均处理厨余垃圾3 吨,其他垃圾 6 立方米。

据沣东新城城市管理与市政交通局工作人员介绍,垃圾资源化分类处理站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无毒害,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一个是再利用,将垃圾变为可利用的资源,也就是变废为宝。

在八兴滩村,环卫人员每日将分类好的生活垃圾运到垃圾资源化分类处理站,将厨余垃圾通过升降机倒入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内,进行搅拌、粉碎后,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将物料转化为有机肥,其中发酵系统产生的废气经过净化后无害化排放。

据处理站工作人员介绍,厨余垃圾经发酵处理后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 0.3 吨有机肥料。这些肥料就近供给八兴滩村多肉种植基地作为打底肥料。

对于其他垃圾,经过低温碳化处理后,仅产出不到 5%的陶瓷灰,垃圾减量 90%以上。

八兴滩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做成有机肥,重新回到土地,改良土壤,让资源循环起来,就地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切实变成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