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奋斗者的幸福生活

脱贫攻坚中的陕西故事

对于刚刚脱贫的王战明一家来说,刚刚到来的春天收获可不小。

为了脱贫致富,家住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干街道建立村的王战明开了一个家庭洗衣液作坊。今年2月底,他刚刚与一家采购商谈成合作。“有了这个合同,再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我就可以开足马力生产了。”王战明满怀希望地说。不到两年时间,王战明开办的家庭洗衣液作坊渐渐走上了正轨,洗衣液年销售额超过40万元。

3年前,王战明的家中则是另一番景象:王战明的父亲年事已高并患有严重颈椎病;母亲患有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行动不便;妹妹智力有些问题,需要人照顾,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全压在了王战明的身上。

2016年4月,王战明遭遇车祸。车祸中,他的一条腿和两条胳膊严重骨折,丧失劳动能力。此后的一年里,他只能躺在床上休养。王战明一家的生活境况急转直下,日常开销捉襟见肘,给母亲买药看病的钱都凑不齐。

2017年4月,泾河新城启动脱贫攻坚工作后,通过精准识别,把王战明一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为他们家配备了帮扶干部。帮扶迅速展开:申请低保金,给这一家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通过“四重保险”,王战明一家人可以享受到高达90%的医药费报销,不用再为筹钱看病而发愁。

多措并举,一家人的境况暂时得到了缓解。下一步该怎么办?伤愈后刚刚能下床的王战明,天天都在想这个问题。

2017年5月,作为帮扶干部的泾河新城城乡管理局副局长毛敏辉来王战明家中看望。在得知王战明想办个洗衣液生产作坊后,毛敏辉鼓励他大胆尝试,有困难政府帮助解决。

2017年,泾河新城启动金融扶贫小额贴息贷款项目后,毛敏辉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帮王战明申请了5万元的金融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并协助他办理好开厂所需要的各种手续。泾河新城还多次组织创业、电商技能培训,王战明一边打零工,一边参加培训。

2017年8月,王战明生产出了第一批洗衣液。毛敏辉积极帮助联系解决了其销售难题。

通过1年多的努力,2018年10月,王战明一家实现脱贫,由建档立卡贫困户变为巩固提高户。如今,在洗衣液作坊里,王战明还雇了2名村民,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刚创业那会儿,我给自己订了10年计划,没想到,在大家的帮扶下,用3年就实现了。”王战明说,“今年我准备扩大规模,让更多贫困乡亲和我一起发展,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