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带动百姓持续增收

——聚焦“西安市十佳最美专业合作社”

1.jpg

(创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2.jpg

(天天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

3.jpg

(秦北果业专业合作社)

4.jpg

 (培刚土蜂专业合作社)

1.jpg

(森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1.jpg

(兴隆养羊专业合作社)

1.jpg

(振兴林业专业合作社)

res31_attpic_brief.jpg

(万青果蔬专业合作社)

res35_attpic_brief.jpg

(秦人果业专业合作社)

2.jpg

 (英武甜瓜种植专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社是农民群众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作出贡献。在第二届“大西安农民节”到来之际,我市拟表彰“西安市十佳最美专业合作社”,以此激励农业合作社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高陵区创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严控食品安全为消费者提供绿色食品

  “种植高品质、高营养的农作物一直是我们合作社的信仰和追求,食品安全永远是第一位。”高陵区创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建军说,从合作社创立开始,就紧抓食品安全不放松。在专家指导下,不断学习和完善规章、流程,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纯天然、安全的绿色食品。

  高陵区创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13年12月,主要经营秦宝冬枣。在高陵区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探索采用适时温度、湿度、施有机肥、沼气杀菌等积极环保的措施建设起了农场。

  目前,合作社种植冬枣的面积达到了50亩。“我们的宗旨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果蔬。为保证农场出产的水果蔬菜符合绿色食品要求,我们坚持人工除草方式代替除草剂,农场出产的羊奶黄瓜、圣女果、西红柿和甜瓜等有机果蔬,备受消费者青睐。”徐建军告诉记者。

  高陵区天天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

  让农民足不出户享受品质生活

  高陵区天天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1月,采用“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模式,以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为主,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

  近年来,天天合作社大力发展了农村电商,打造“天天村淘”品牌,初步解决了农村购物难、农产品销售难和物流配送难等问题,完善了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并建立“本地生活服务(智慧高陵)”生态圈。

  目前,合作社与高陵本地农产品、农资、金融、保险、快递以及日用百货等10个行业、46家生活服务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如:京东、淘宝、信合银行、农行、邮政快递、汇通快递和四季丰农资等。建设了“天天村淘”电商服务站,利用“互联网+”惠及三农,让村民足不出村,享受品质生活。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秦北果业专业合作社

  做大做强瓜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又是一年丰收日,五陵原上瓜果香。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秦北果业专业合作社坐落于五陵原大王村,该合作社充分发挥果品销售优势,使果农种植的桃、李、苹果、葡萄等果品实现产地直销,解决了农民卖果难的问题。2017年,合作社销售果品8000多吨,销售额达600多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为了提升农民的种植水平,增加经济收入,秦北合作社坚持定期为农民进行培训,主要内容为果业、蔬菜、园艺、瓜果和粮作物的种植管理,以及政府的惠农政策。据统计,秦北合作社累计培训果业劳动力6000余人次,果农的劳作水平由原来的盲目扎堆种植发展为现在的计划耕作,逐步向“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种植转变。

  下一步,秦北合作社将建设农业示范园,实施“一带三园”规划,打造平陵文化景观带、草莓园、百果园和养生园,带动周边村共同发展。

  周至县培刚土蜂专业合作社

  “小蜂蜜”成就精准扶贫“大产业”

  玉皇庙村地处秦岭腹地,村子平均海拔1700米,绝大部分被原始森林覆盖,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优越,区内有400多种蜜源植物。周至县培刚土蜂专业合作社的中华蜂养殖基地就建设在玉皇庙村,形成了省内最大的中华蜂养殖区。

  周至县培刚土蜂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主营业务为中华蜂养殖及蜂蜜产品生产,现养殖中华蜂5000群,建有加工车间、冷藏库和化验室等相关设施,为社员和周边群众提供了产销一体化服务,面向全省市场,每年销售“玉皇蜜”牌有机蜂蜜130余吨。

  同时,合作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托中华蜂养殖特色产业发展,通过自主创业、打工就业、技术推广应用等方式,将生态环境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构建了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产业精准扶贫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累计带动100户贫困农户实现增收,户均年收入达到10000元,“小蜂蜜”成就了精准扶贫的“大产业”。

  鄠邑区西安森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持续加强“户县葡萄”品牌建设和宣传

  鄠邑区西安森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鄠邑区庞光镇西炉丹村南,主营业务是家禽、家畜的养殖和销售;苗木、花卉、瓜果和蔬菜的种植、销售;组织采购,向社员供应农业生产资料,为社员提供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信息与咨询服务。

  近年来,合作社着力开展户太8号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摸索研发适合当地栽培的葡萄新优品种。目前,合作社已建成标准化葡萄示范园680亩,种植户太8号、阳光玫瑰、金手指、维多利亚、美人指、玫瑰香和摩尔多瓦等葡萄品种10个,生产的优质葡萄主要销往深圳、上海、杭州和西安本地市场。2018年,合作社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通过举办品牌宣传推介、园区开园仪式、书画展和休闲采摘等多项活动,合作社年接待游客1万人以上,销售葡萄鲜果3万斤,销售收入90万元。

  阎良区兴隆养羊专业合作社

  存栏羊5000余只年纯利润达500多万元

  经过近5年多发展,阎良区兴隆养羊专业合作社已建成标准化羊舍及运动场8栋,共7800平方米,存栏羊5000余只,年纯利润达500多万元。兴隆养羊合作社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为社员提供与养羊产业发展相关的良种繁育、杂交利用、人工授精、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等技术服务,实行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

  为充分调动起周边群众对肉羊养殖的积极性,合作社每年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省、市区畜牧中心等科研推广单位聘请专家教授,免费为社员和周边群众开展优质肉羊养殖技术培训。目前,已发展周边养殖社员155户,人数达600余人,养殖数量达到了10000余只,社员人均纯收入达到每年19000元。为我市肉羊产业标准化生产树立了典型,有力带动了养殖户的收入增长,实现企业和养殖户平等对话、共同发展。

  西咸新区泾阳县振兴林业专业合作社

  转变传统经营方式开展林下养殖

  西咸新区泾阳县振兴林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1月,位于泾阳县城南,现有泾干街道马庄村基地、花池渡基地、县前村基地等3处种苗繁育基地,面积达230亩。主要从事林木种苗种植、繁育和销售,以及向社员提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等服务。

  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宗旨,采取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以服务社会,促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林农收入为经营目标。合作社成立至今,承担泾阳县“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项目,总计调运各类苗木1000万株,林木品质皆符合省市验收标准。

  此外,合作社还利用苗木种植空间,开展林下养殖,社员每年收入达2万元。同时,合作社带动附近百余户群众积极开展育苗和栽植,转变传统经营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使农民得到实惠。

  周至县万青果蔬专业合作社

  实施标准化生产年产猕猴桃100万斤

  周至是中国猕猴桃之乡。在猕猴桃生产中,周至县万青果蔬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果农实施标准化生产,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同时,生产各环节实现了可追溯,猕猴桃品质逐年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产高品质的猕猴桃更要从施肥上下功夫。万青合作社每年向果农补助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150多吨,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同时,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会果农猕猴桃生产技术,为果农建立猕猴桃生产档案,不断探索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总结出了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种植方式,长出的猕猴桃像苹果一样直接削皮就能吃。

  通过三年努力,周至县万青果蔬专业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6个人,扩展到了60多家种植户,年产猕猴桃100万斤,产值达263万元,带动周边3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周至县秦人果业专业合作社

  为陕西猕猴桃建立优质销售平台

  周至县秦人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经过多年发展,秦人果业合作社现拥有职工150人,社员126人,工程技术人员16名,覆盖农户800多户,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社员人均年收入14720元,合作社总资产超过一千万元。

  秦人果业合作社主要经营有机、绿色和无公害猕猴桃产品,种植品类主要包括秦美、亚特、海沃德、徐香、华优和翠香等名优品种,通过实施有机标准化种植,年产优质猕猴桃果品总量超过3000吨。合作社与沃尔玛、大润发等多家大型超市合作,广销全国各地,多次获得“市场销售十佳”“消费者信得过商户”等荣誉称号,为陕西猕猴桃的对外销售建立了优质的销售平台。如今,秦人果业已成为集猕猴桃种植、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果业龙头企业。

  在打开猕猴桃销路的同时,合作社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据产业自身条件,制定产业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为贫困户提供劳动就业岗位和提供免费的猕猴桃种植技术指导,对贫困户的猕猴桃产品进行定向收购,保证贫困户稳定增收。

  阎良区英武甜瓜种植专业合作社

  品牌化销售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阎良区英武甜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成立之初只有一个目标: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经过十年努力,如今合作社温室甜瓜种植户收入达到了每亩35000元以上。

  合作社以科技示范户为龙头,采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农户”的模式,在打造“英武甜瓜”品牌的同时,不断健全产销体系和服务体制,联合水果销售公司,大力开拓销售市场,实行品牌化销售,使社员温室甜瓜种植户收入大幅提高,辐射到周边的界坊村、南房村、驸马村、老王村和孙家村等村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下一步,英武合作社将继续秉承依靠科技服务社员,脚踏实地做实产业,继续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甜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本版稿件记者 闫珅/文记者 郝钟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