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前行,向“新”出发
今年以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持续探索,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处处涌动着绿色发展的活力。
1、“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以前一下雨,就担心踩到‘地雷’,弄一身泥点。现在下雨甚至鞋都不会湿,路面清爽又干净。”“我们环卫工人工作起来方便多了,再也不担心积水了。”……
居住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市民和环卫工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积水少了,排水顺了,城市更干净了。
2015年4月,沣西新城获批全国首批、西北唯一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沣西新城运用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让绿廊、植草沟、蓄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替代传统地下排水管网,使困扰城市的内涝、热岛效应等“城市病”逐渐得到缓解,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目标,于2019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生态水文示范点。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沣西新城海绵城市技术中心工程师张哲介绍,“即使出现暴雨,也能依靠道路调蓄塘进行错峰调蓄,有效减少路面积水。”
不仅是市政道路,沣西新城的建筑小区、景观绿地、中央雨洪调蓄系统一起构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四级雨水收集利用体系”。收集的雨水经过净化后还能用于绿化和消防,为城市“解渴”。越来越多市民感受到城市“深呼吸”更顺畅带来的好处。
2、绿色生活的多种“打开方式”
炎炎夏日,在沣河生态公园,碧水悠悠、鸟鸣清脆,一派生机盎然的生态美景。
“我们全家人经常过来散步、游玩。这里就像城市中的‘绿色秘境’,绿荫环绕、鸟语花香。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家住西安市未央区的市民王清说。
沣河生态公园内,河流、湿地、森林自然景观相互融合,滨水微地形景观、慢跑步道、亲水廊道巧妙搭配,长度13.91千米的沣河绿道全线贯通。公园通过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综合治理目标,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场所,打造出沣西新城沣河沿线一道城市风景线。
绿色发展事关美丽中国建设,也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悄然改变,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活场景随处可见。
距离沣河生态公园约7公里的沣西新城绿色零碳游泳中心,也是不少市民消暑纳凉的乐园。
“我们突出可再生能源应用、智慧化管理等技术,建筑综合节能率91.64%,建筑本体节能率46.49%,可再生能源利用率84.38%,有很好的节能效果。”陕西沣西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鹏博介绍,沣西新城绿色零碳游泳中心是全国首个装配式近零能耗游泳馆,综合利用薄膜发电、中深层地热、装配式夹心保温复合板系统等“黑科技”,确保游泳馆恒温舒适,每年可节约电费约55万元,节约标准煤约32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79吨。
“这里离家很近,水质也不错,非常方便。”家住沣西新城的李素玲每周都会带孩子来这里游泳,或在沣河景观示范带跑步,欣赏沿途美景,在家门口实现“运动自由”。
“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活在这里,心情特别舒畅。”李素玲说。
城在园中,蓝绿相融。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湿地公园、口袋公园、绿地林地、林荫片区等各类绿色空间,持续激活城市生态和人文资源,构成人们解锁绿色生活的多种“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