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咸新区以精细管理为目标、以减负赋能为抓手,着力解决网格区域差异性大、入格事项繁杂、治理多元力量难整合等问题,不断优化机制、提升工作质效,走出了一条符合新区实际的网格化治理新路径。
业务培训
网格划分有“精度”
西咸新区党群工作部细致研判不同区域治理复杂程度,始终坚持“使网格设置与服务管理实际相协调”的基本原则,“三步走”保障网格划分精准到位。一是摸底数。全面梳理商品房、回迁安置小区、小产权房、城中村、农村等的人口数量、流动人口占比,评估治理难度确定网格调整需求,不搞“一刀切”。二是定标准。精细设置20种基础网格划分标准,网格内人口数从600至2500人不等,将基础网格优化调整为732个,使网格员工作精力能够与网格内人口承载、开展高效治理实际相协调。三是做整合。新区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行业部门不再单独划分业务网格,避免各单位网格划分标准不一、管理重叠、资源浪费,实现“一格统揽”。
社区治理力量碰头会商
网格员调解矛盾纠纷
深化减负有“准度”
西咸新区从解决“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破题,精简入格事项,整合网格员队伍,从源头为网格减负。一是严把入格事项关。新区党工委召开专题会议,逐条研究入格事项,将原462项大幅精简至127项,并区分为平安稳定必查类、行业部门协助类、民生服务帮办代办类,遵循“巡办分离”原则开展工作。创新建立“部门指令,网格响应”机制,对行业部门的阶段性治理需要,由新区党群工作部研判审核后,精准指派相关网格员开展工作,有力支持行业部门长期性和阶段性治理需求。二是严把岗位设置关。裁撤环保专职网格员、民政信息员、食药协管员等9类基层编制外网格员,相关职责由专职网格员承担,源头把控多头设岗。三是严把工作评价关。精简专职网格员履职评价内容,围绕日常考勤、工作实绩、现实表现等方面制定《专职网格员工作评价重点赋分事项》,实行积分制管理,工作质效明显提升。
反诈宣传
聚力赋能有“力度”
着力健全网格治理力量体系,提高网格员履职能力,在问题发现的“后半程”不断发力。一是凝聚各类治理力量。按照“网格长(社区<村>书记)+网格指导员(镇街包抓领导及重点科、所、队干部)+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楼栋长)”的队伍体系,将治理人员对应至每个基础网格,由网格长牵头定期碰头会商,将分散的各类力量整合起来。二是加强网格员培训培养。年均开展全区网格员入格事项培训、业务负责人和骨干培训37场,12名优秀专职网格员成为新建社区“两委”、入党发展对象、社区(村)“青苗工程”后备干部,227人兼任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履职能力普遍提升、榜样带头作用更加凸显。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工作举措。结合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建立网格—社区(村)—镇街先应哨和镇街—新区必应哨机制,分层分类交办202项问题,停车难、占道经营、垃圾堆放、物业矛盾、仓储安全管理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得到解决,实现了社区(村)问题找得准“会吹哨”,行业部门有举措“能应哨”。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协助民警做好矛盾纠纷类和交通安全类警情处置工作,建立警地信息互通、联防联治的警社共治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