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飞”出新赛道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能源金贸区紧紧抓住产业风口,精心谋划,围绕创新链布局低空经济发展的产业链,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增长新引擎。

走进卡斯柯信号(西安)有限公司的低空管控服务中心,监控大屏实时播放着无人机传回的高清画面,技术人员轻点鼠标调取任意一处的全景影像,就可以通过AI算法,快速生成包含事件类型、位置坐标在内的“健康档案”。

“我们目前已经与西咸轨道公司合作,在地铁16号线部分段开展常态化低空智能巡检无人机巡检试点。相比于原先的轨道交通段巡检工作需要组织人力定期进行,工作强度大且效率相对较低,部分路段作业时还会存在人身安全风险和不可触达区域。无人机可通过设定的飞行路线定期巡飞就能完成巡检工作,巡检时间和范围不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中心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到。“随着后期智能算法的优化、样本识别训练的深度学习,无人机巡检还能自动识别对既有结构存在安全风险的施工作业设备和作业活动,并推送预警信息。平台可实现巡查数据获取、存储,实时画面查看、分析、事件告警、回溯等环节,提供可视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应用。”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是中国通号控股企业,是轨道交通产业链信号领域的领军企业。2022年5月,卡斯柯信号(西安)有限公司在西咸新区能源金贸区正式注册成立,作为西北总部全面负责西安区域城市轨道交通、国铁及地方铁路业务。成立以来,先后参与了西安地铁4号线、15号线、16号线、西成高铁、西银高铁等项目。近年来,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布局低空经济、光储充产业。

2024年9月,卡斯柯西安公司与西咸新区合作,在能源金贸区成立低空管控服务中心,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该中心作为全域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平台,集成空域管理、飞行运控、AI巡检、物流运输、无人机反制等核心功能,依托卡斯柯智算中心算力支撑,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安全管控及轨道交通技术,可实现不同种类无人机安全有序地融合飞行,做到“看得见、管得住、灵活调度、安全高效”。平台通过构建“空中-地面-地下”多式联运立体交通网络,推动轨道交通与低空技术协同创新,探索“轨道+低空”复合型商业模式,以科技创新激活存量市场,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下一步还将深入探索城市低空管理服务新体系,以能源金贸区为试点,研究在城市管理领域将低空管控技术与智慧无人机城市管理平台接入,进一步扩大低空管控服务使用范围,细化应用场景,提高无人机巡视、巡检作业水平,全面推动低空经济落地发展见实际成效。

除了低空管控服务中心外,无人机实训也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前,位于文教园片区的西咸文旅无人机实训基地已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并于近日开始招生。基地专注于低空经济与无人机领域知识传播、技能训练及科普教育,集无人机体验、互动、科普教育培训为一体,具备为公众及无人机相关使用单位普及航空知识,提供无人机应用体验、人才培养、应用场景服务,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教育等全方位业务承接能力。

未来还将逐步建立无人机场综合枢纽,引入无人机运维、检修等相关企业,打造无人机行业服务基地。并通过设立专业培训课程,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无人机领域人才,为西咸新区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低空经济不仅是一条朝气蓬勃的产业赛道,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支点。能源金贸区将持续聚焦产业服务,护航低空经济蓄势高飞,积极谋划打造“低空+”应用场景,助力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