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沣东故事丨此心安处 沣河之东

我是一个“新沣东人”,旧居咸阳,2012年迁居于沣东三桥,自此竟也十载有余,虽弹指一挥间,有些故事却也历历在目。

犹记得多年前工作在外地,回家必先一夜火车颠簸,再转乘公交,于清晨时分,由东向西,背起一抹朝阳,朝着沣东缓缓前行。

那时地铁还未开通,每当223路公交刚刚跨过三桥立交,便是一片向上的蓬勃蒸腾之气,正在建设的楼宇鳞次栉比,赶早上班上学的人群熙攘,长风摇曳春树,晨光照亮我归家的路。

初见,缘起沣河之畔

那一年的昆明池七夕公园还未建成,诗经里也还未亮相,能见证有情人美好浪漫的,只有沣河的绿草萋萋,水流潺潺,也是在那一年,我和妻子决定安居于沣东。

图片

2013年我们的孩子出生,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小学,可以说她的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地踩在沣东这片土地上,如果我是一个“新沣东人”,那她可是地地道道的“沣东人”了。

还记得孩子上小学的前一年我们还在焦虑,去学校要经过后卫寨立交,车流如注,不免担心孩子安全,也是那时,沣东四小如期建成,孩子顺利入学,上下学甚至不用过马路。这让我们庆幸,庆幸于沣东合理的规划,庆幸于我们选择了这里。

图片

家人的牵绊是心里柔软的弦。2017年,我请辞了外地工作,回到了沣东,入职一家沣东企业,也更深地扎根于此,不再漂泊,心安于此。

也是那个时候,沣东建设如火如荼,高端楼盘、时尚街区、热门景点、城市服务都让群众亮眼。

小朋友喂过昆明池的鱼,听过诗经里的浅吟低颂,吹过沣东荷苑的夏日凉风,数过欢乐谷摩天轮的座舱,穿过万象城搭乘前往春天的地铁。

奋斗,安居皂河西岸

在沣东工作也七年有余,忙碌辛苦不足挂齿,却也偶尔思索人与城市的关系。

人因城聚,城以人兴,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体而言,生活与工作是否会因城市发展而更具幸福感,是评判个体与城市深度连接的关键,我的小家与沣东的关系便是如此。

我是沣东企业职工,妻子是沣东某医院的医护人员,我们这个小家和沣东绑定最紧密的时刻,非疫情三年莫属。

那时我们两人作为志愿者参与防疫工作,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凝聚的那股力量,见证了非常多热心而温情的时刻。因为那段时间的艰辛付出,我们两人还分别被单位表彰,这也成为我们彼此深刻的伉俪共忆,更是作为父母能够为孩子做的一个榜样,希望幼小的她将来能懂得作为个体与集体共克时艰的重要性。

图片

现在的我们,仍勤恳工作于这片热土,为自己奋斗,为小家奋斗,也为这座城市奋斗。晨光破晓,厨房里水沸声、油煎声、筷子归拢声都如此悦耳。

吃过早点,小朋友上学,我们上班,一天的各自努力,都为归家时的笑颜,生活与工作的日常构筑成了“日子”这个平淡又美好的概念。

如果说在沣东工作能带给我们这个小家什么,我想是一种确定性,一种能够落在具体生活的细微幸福感,一种可以对抗虚无与偶然的内心踏实感。

祈盼,沣东发展为愿

初见乍惊欢,久处亦怦然,也可形容我与沣东的关系。

在这生活得越久,越能感到“她”的好。三桥新街的琉璃夜色照亮夜归人的脸,昆明池的潋滟波光映射有情人的眷恋,城市广场政务大厅留有群众点的赞,还有那些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路网干线串连起我们的思念。

我祈盼沣东越来越好,因为我们真切的生活在这里,因为我们努力地工作在这里。未来总是值得期待的,让我们一起抱有关心这片土地的热切之情,相信今天所有的付出,都将是这片土地壮丽广阔的一抹鲜亮,是我们爱着这里的痕迹。

图片

终有一天,你我回望,这里便是我们心的故乡。

现代文明的沣东带着历史的悠久馈赠滋养于你我,镐京的月依旧照耀着沣河桥上乘凉的人,乘凉的人听到诗经里传来的采诗官的唱和,唱和的人携着古丝绸之路的画卷,画卷里的我站在沣东的此时此刻。等回过神来,我亦身处沣东的过去与未来。


本文作者系沣东集团公司 李天成


本栏目长期征稿,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投稿要求:讲述你与沣东的故事,题材不限,真情实感即可

投稿方式:邮箱xxfdwxb@163.com邮件标题注明“我的沣东故事征集活动+作者姓名+联系方式”

期待你的来稿,i沣东,因你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