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优化营商环境

加速区域水土保持方案先行 持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为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改革精神,加快推进空港新城工程建设项目极简审批,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升审批效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组织开展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根据新城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评估范围为空港新城全域144.18平方公里,包括太平片区、北杜片区、底张片区、顺陵片区和机场片区等五个控制单元。结合用地性质,从商业办公、居住、市政、工业、仓储等方面开展评估工作。

一、改革做法

(一)省、市、县共同谋划,落实工建改革精神

为做好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确定了以新城审批服务局为牵头部门,负责开展区域水保方案编制及日常协调工作,财政局、自然资源局、规划住建局、城管交通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工作推进中,成立了局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负责的工作机制。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讨论和专家研讨会,加快推进方案编制工作,安排部署各阶段工作任务。同时,积极与省、市、新区对口部门沟通研究,最大限度的争取到省、市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有力推进区域评估工作开展。经过前期调查研究、工作研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于5月份完成了《水土保持区域评估项目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倒排工期,6月初区域评估正式启动。通过政府采购于8月确定设计单位,目前方案成果已基本成型。

(二)多层次、多维度研讨,确保方案实用可靠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开展期间,新城积极与省、市、新区对接研讨,省水利厅和市水保站等3名技术专家,以及2名资深研究型学者组成专家组,全程参与指导工作。配合编制单位收集方案编制的基础性材料,8月28日组织现场查勘,并先后组织召开了4次项目技术咨询、问题答疑和技术研讨会,经反复修改,于9月初完成方案报告书初稿。目前,编制单位已按照省市专家研讨会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了方案报告书,正在征求各部门意见建议,待组织召开新城级区域评估方案的专家评审会,通过专家评审后按程序上报新区进行审批。

二、改革成效

1.从企业需求角度,节省企业申报时间与成本

入驻的生产建设单位在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时,相关技术指标可直接引用区域评估结果,从而减少了前期基础数据收集、现场调查与勘测等各方面的时间和成本。经估算,企业从委托第三方到申报用时最快可由原来的40天减少到20天,企业单体项目的编制成本由原来的10万元可缩减至5万元,节省企业开支50%以上。同时,水土保持验收备案不再需要提供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和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仅提交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2.从行政管理角度,提高审批效率

评估报告提前编制完成了建设项目所需的水土保持报告数据结果、专家审查及公示等规定流程,企业根据自身特点,直接从区域水保中获取相应数据,减少了前期数据收集、现场查勘等用时。在审批过程中,按水土保持承诺制相关要求办理,对收到的材料仅进行形式审查。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最快可达到即来即办、现场办结,大幅度提升审批效率。

三、改革经验

空港新城辖区内的建设项目,可共享评估报告中的成果,根据功能片区、建筑类型、行业类别等指导方案的编制,破解建设项目评估评审手续多、时间长等问题,审批事项实行承诺制管理,对收到的申请材料,仅进行形式审查,对申请材料齐全、格式符合规定要求的,在受理后即来即办、现场办结,逐步实现“宽进严管”的审管联动机制。(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