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27日下午,在西安市举行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西咸新区行政审批局作为优秀示范单位参加会议,并做经验交流。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群众需求多样化等问题,西咸新区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基础上,全面推行三服四化(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服务基层;服务事项清单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重心基层化)便民服务改革,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推进新区、新城、街镇、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新区22个镇街标准化便民服务站已建成20个,完成率90.91%。全区11个镇街、村(社区)列入西安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示范点。
西咸新区以办好企业和群众的每一件事为基础,调整街镇整合机构设置,集中力量推动“三服四化”改革落地。
(一)事项清单化、服务照单办。以群众常办的“高频事项”为重点,纵向上,将新区、新城51项事项下放街镇;横向上,将分散在市场监管所、税务所、派出所等部门办理的352项事项,统一集中到便民服务大厅办理,形成街镇政务服务一张清单。
(二)流程标准化、服务规范办。制定《西咸新区街镇便民服务站建设规范和运行规范》《街镇便民服务站大厅VI手册》,结合街镇发展规模、人口数量、经济状况等,推行差异化建设标准,统一便民服务站标志牌匾、功能分区、窗口设置等;统一大厅运行机制、工作制度,建立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
(三)手段信息化、服务网上办。提高线下实体大厅的智能化水平,配备查询、抽叫号等设备,让大厅服务更智能、更便捷。开通街镇网上政务大厅,新区“1+5+22”政务服务“一张网”格局基本形成。
(四)重心基层化、服务就近办。将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工商税务、人社民政、户籍办理等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纳入街镇便民服务站窗口集中受理;将水电气等社会服务和养老、医疗等个人事项纳入村(社区)便民服务室集中受理;对于人口、产业聚集的园区、综合体等,建设“15分钟便民服务驿站”,实现“就近可办、就近能办”。
15分钟政务服务圈的建设,降低了辖区群众的办事难度,街镇便民服务站可办理的事项从原有的20项左右扩展到403项,网上可办事项占比99.7%,逐步实现“上一张网、办所有事”,原来需要在新区、新城办理的高频事项不出镇就可办理;提高了办事便捷度,通过构建新区、新城、街镇、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保障了辖区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同标准受理,让群众就近享受一站办结“综合服务模式”;与此同时,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均配备了工商营业制证机、发票申领、综合办税、便民缴费等多种自助服务终端机,打造了“线上无休、线下无缝”政务服务;提升了服务温度,窗口服务人员通过接受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培训,积极为群众提供有温度、高标准的服务,密切了党群、政群关系;获得了群众满意度,目前各街镇、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逾35000件,多类事项实现了“立等可取”,让群众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就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政务服务,群众办事满意率达到99.9%。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持续巩固提升“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成果,不断提高辖区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坚持以企业群众呼声和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丰富城市社区服务供给、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系统构建城市社区政务服务体系,为提升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有力的政务服务保障。(西咸新区行政审批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