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服务工作,帮助大学生了解社情民情政情,积累工作经验、提升综合能力。2025年大学生到新区机关见习工作共组织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等本地5所高校的20名优秀大学生到新区19个部门开展见习。
目前,见习历程已过半,大学生们都在忙碌且充实的工作中学有所获,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伙伴们的体验和感悟吧!
以星夜为笔,书写人民至上
西安交通大学 张彦翔
教育体育局
学习西安市教育政策经验
七月流火,西咸新区的蝉鸣中,我以政务见习生的身份走进教育体育局的走廊。映入眼帘的是两面镜子:一面是党员的“初心镜”;一面是工作人员的“服务镜”,当“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牢记初心使命解民忧”的大字跃然镜中,那些曾经在文件里生硬的政策条文,忽然有了具体的重量。这段日子,我如同执笔的画师,在基层的素绢上描摹着政务工作的肌理,既见墨色淋漓的挑战,更悟丹青背后的初心。
初到单位,连续5天科室的灯光总在子夜时分依然明亮,部门的前辈们满眼通红却笔耕不辍。这些场景让我懂得:基层工作者的“夜以继日”,不是简单地加班加点,而是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熔铸成守护公平的铜墙铁壁。当我也亲身投入服务,听到家长那一声由衷的“感谢”,方知“为人民服务”五个字背后的温度和质量。
下班时分,我再次路过灯火通明的办公区。那些伏案工作的身影,像极了夜空中的星辰——或许单颗星的光芒微弱,但当无数颗星汇聚,便能照亮整个教育的苍穹。此刻,我更加明白:所谓“初心使命”,就是把“人民至上”四个字,写进每个晨昏的坚守里,刻在每项政策的细节中。
从法条到车间的“标尺”校准之旅
西安交通大学 王晨曦
市场监督管理局
前往建筑保温材料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
7月17日,我踏入西咸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监督管理处实习。初觉部门名称是术语,随老师梳理职责清单方知,电动自行车国标等民生关切皆在其列,真切体会到“人民政府”在巡查报告中守护民生的分量。
本周深刻感知监管工作需理论实践紧密衔接。带教老师指导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从责任认定到召回机制,法律为监管划清边界。结合劣质商品查处案例,“禁止掺杂掺假”等条文不再是冰冷文字,而是守护公平的“标尺”。随赵、柳老师深入基层,参与纸制品、建筑保温材料及电动自行车联合检查。在保温材料厂,企业对新国标环保要求“改不起”的感叹,让我领悟监管既要严守底线,也需体谅难处,思考推动梯度整改机制的可能。电动自行车检查中,商家对旧电池回收资质的茫然,暴露了安全隐患,警示我有效监管需多方协同,任一环节疏漏皆可酿成后果。
这一周,每一次现场检查都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现实“校准”。法条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使其真正成为保障质量、维护权益的屏障。我深刻明白:真正的市场监管绝非伏案批文,而是深入企业与车间,用双脚丈量市场。政策与现实的碰撞,更让我理解了“放管服”改革的深意——监管的终极目标,是规范市场以促其健康发展。
扎根泥土 感知农情
西北大学 付子涵
基层工作部
前往秦汉新城果园三季家庭农场调研
很荣幸能够在西咸新区基层工作部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进行暑期政府见习,短短几日,我从忐忑不安的小白,逐渐对基层农业工作有了深刻而具体的认识。初入岗位,我先从熟悉业务入手,通过浏览官网理清了新区各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工,也明确了所在科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同时,我一边利用空闲时间补充农业经济学知识以夯实基础,一边研读学习过往项目材料,如2022年第一批省级家庭农场专项项目,对工作项目的运作流程与财政规范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脉络。随后,我参与了西咸新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按照“合理性”审核意见需要整改合同情况的统计工作,发现存在部分土地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价格严重偏离且一直未被纠正,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基层村干部必须怀揣“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勇于担当、不避繁难,真正将村民集体利益置于首位。此外,我还前往秦汉新城的果园三季家庭农场和大农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了解经营情况,我既看到了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真切体会到农民“卖不上价”“挣钱难”的现实困境。这些见习经历让我明白,基层工作既要懂政策、熟业务,更要接地气、知民情,所以我会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努力,继续以务实的态度投入见习工作,在实践中锤炼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真本领。
幕脉心耕 文载成长
陕西中医药大学 刘力天
教育体育局
群众窗口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从书声琅琅的大学课堂迈入教育局肃然沉静、公文如山的办公室,我仿佛踏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这里没有讲台下的明亮眼睛,却时刻跳动着维系万千校园运转的深沉脉搏。初期,我主要承担档案整理、数据录入、文件流转等基础工作。面对堆积的文件、繁复的表格和严谨的规章,我曾短暂困惑:这些日常的琐碎,如何与校园里生动的教学场景相连?随着工作的深入,这份困惑正逐渐转化为清晰的认知。当我在档案库中逐字核对学籍信息,一丝不苟地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时;当我旁听会议,记录下教育工作者们为解决基层学校困难而进行的细致讨论时;当我在指导下草拟一份暑期活动通知,字斟句酌力求清晰可行时——我开始真切感受到:每一份流转的公文、每一次精准的数据核对、每一项看似平常的制度要求,都是庞大教育机器得以精密运转的微小却不可或缺的齿轮。它们默默支撑着校园的秩序,为无数孩子的学习与成长铺设着无形的轨道。我正逐渐理解,教育的伟业,不仅闪耀于三尺讲台之上,也深植于这些静默而严谨的后台支撑之中。尤其触动我的是近期参与的暑期安全工作部署。从一份份通报和研讨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行政工作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那些严谨甚至略显“冰冷”的条款,字里行间分明是对“安全”与“成长”最细致入微的守护。这让我对“教育”的内涵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全方位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系统工程。
见习尚在进行中,回望办公室的门,内心比初来时更添一份敬重与思考。每一天的工作,都让我更清晰地感知到,这卷帙浩繁的行政事务,其核心指向始终是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幕后的支撑里,倾听着未来的心跳,守护着成长的每一步。这段旅程,仍在继续,期待更深的体悟。
砺行见微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杨 钦
社会事业服务局
完成文档校对和统计表格制作
自17日踏入政府机关见习至今,时间已过半。时光虽短,却让我对政府工作、公共服务有了更真切、更温暖的初体验。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包容和耐心地指导,老师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春风化雨般的待人方式,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入职第一课”。
我的工作内容目前主要集中在文字材料的整理、校对以及部分表格数据的录入、核对上。这些工作看似基础,甚至有些琐碎,却让我深刻体会到政府工作运转的基石所在。“细微之处见真章”—每一份清晰准确的表格,每一份规范无误的文件,都是后续决策、执行和服务的坚实基础。核对数据时,我明白了“精准”二字在政府工作中的分量。这些看似“打下手”的经历,让我对“严谨”“规范”“责任”这些抽象词汇有了具象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段见习让我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更直观地感受。我看到老师们面对繁杂事务时高度的责任心,处理文件时的全神贯注,解答群众疑问时的耐心细致,同事间协作时的默契高效,都无声地诠释着公职人员的担当。身为参与其中非常基础的一环,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并从中学习、成长,内心无比充实和荣幸。
行至中途,收获已丰。我感恩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温暖关怀,珍惜在每一个细微工作中学习锻炼的机会。接下来的见习,我将继续保持这份学习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更深入地观察、更用心地体会,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汲取不平凡的养分,为未来的成长打下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