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贴心服务,汇聚的是民生温度,感受的是浓浓暖意。一直以来,上林街道始终把增加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提升为民、便民、安民服务水平,谋民生之力,解民生之忧,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加装安全防护栏“小”改造筑就“大”幸福
近日,居住在星岛假日小区的居民刘大妈反映,“小区门口的道沿太高,没有安全警示,这个地方我们小区居民出行都要经过,特别是到了晚上和雨天、雾天视线不好的时候,生怕一个不注意就掉到台阶下了,”上林街道世纪大道南社区立即行动,通过现场勘察并走访附近居民,听取居民意见后,组织居民代表、楼栋长、物业及地产负责人、在职党员开展议事协商会,充分听取居民代表、物业、楼栋长等相关意见和建议,尽快对小区门口道沿安装安全护栏,并由社区牵头加强后续管理,协调物业做好日常维护等工作,共同推动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现在社区为我们解决了烦心事,为小区门口道沿安装了防护栏,我们出门安心多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小区居民王大爷开心的说道。
议事协商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把钥匙”,世纪大道南社区结合基层治理需要,将协商议事工作落脚在基层,把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将“为民做主”变成“由民做主”,充分发挥好“小南来说事”议事协商会的阵地作用,解决基层焦点问题,精准对接居民群众需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化解在“早”,让基层社区治理更加有成效、有温度。
“小润”解忧队让老人“空巢”不“空心”
“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是很多独居老人的真实生活写照,他们长期无人陪伴,时常感到孤独、失落,为此,上林街道国润城社区“小润”解忧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会定期陪独居老人唠唠嗑、说说话,通过“唠嗑”打开独居老人的心结,提升老人的幸福感。
“叔,我们又来看您了!您最近身体怎么样?”。7月16号这天,志愿者们如期来到独居老人丁大爷的家里,与老人促膝交谈,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详细了解老人近期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和饮食起居等,同时对老人家中电线、燃气等进行安全检查,提醒老人平时在家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遇到好天气,志愿者还会邀请独居老人来到楼下溜溜弯,陪老人们拉拉家常、讲讲笑话,给老人们带去欢笑和快乐。
聚焦“一老一小” 托起“朝夕美好”
“一老一小”牵动亿万家庭,关乎民生福祉。上林街道结合辖区老年群体和未成年人口特点,将“为老”“为小”志愿服务有机融合、互为补充,联合驻区企事业单位、双报到单位等,借助重大节日、固定活动日,结合老年人、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期,上林街道阳光城社区联合街道社工站开展“心事邮局—纸间倾诉”儿童心理健康活动。活动通过“击鼓传花”破冰游戏促进了大家的互相认识,随后孩子们将自己写好的承载着满满心愿的“夏日小调查”和“心情信纸”卡片装进信封,投递到指定的邮筒中,通过书信这一传统而富有情感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帮助他们识别自己情绪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学习更有效地调节情绪方法。活动中还穿插了想象力小游戏。
为丰富辖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锻炼老年人的手眼协调能力,营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积极氛围,上林北路社区联合上林街道社工站开展匠心巧手,长者手工课堂活动。活动开始,社工为长者们派发团扇及绘画工具,并为长者们讲解了团扇的历史发展。团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团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又称为“五明扇”“障扇”。一开始的团扇是起遮挡作用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团扇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品,也成为绘画和诗词创作的载体,希望参与活动的长者能够通过本次活动体味传统文化的韵味,陶冶情操。
近年来,上林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期还会开展义剪、义诊、“银龄课堂”等特色活动,针对社区中的老年人、儿童等不同群体,精准了解识别居民需求,提升服务供给,努力打造“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幸福生活圈,托起老年人幸福“夕阳红”,编织未成年人成长“新摇篮”,绘就美好生活“同心圆”。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服务群众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接下来,上林街道将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居民群众的幸福“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