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街道建强最小平安单元,筑牢平安稳定防线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渭城街道加速推动最小平安单元建设,目前已全面完成最小平安单元50个,发动辖区200余名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社会面治安防控,有效保障辖区社会治安环境安全稳定。

强部署重落实,最小平安单元全域覆盖。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最小平安单元建设,成立最小平安单元建设督导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政法委员及辖内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统筹组织指导最小平安单元建设运行情况,确保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综合考虑辖内人员密集程度、治安要素复杂情况及应急处突要求,分级分类建设最小应急单元50个,基本实现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布建全覆盖,打通应急处突“最后一公里”,有效织密基层防护网络。

抓培训勤演练,实战水平不断提升。

为全面落实辖区最小平安单元建设实战演练工作,街道办联合辖区派出所及时开展各最小平安单元建设的指导、督导和检查工作。每个区域安排1名街办工作人员、2名专职网格员及1名民警进行逐户督导检查,对不合建设要求的最小单元要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时整改,形成督导、检查、通报、整改、反馈闭环。同时建立常态化拉动机制和应急联动响应机制,以任意一个最小平安单元为一点,以邻近单元(楼栋、商户及村(15户))为一个互助小组,形成“一点呼叫、一线响应、一片集结”,依托开展常态化、高频度拉动,重点检验最小平安单元快速反应能力、情况报告能力以及快速联动能力,发挥最小平安单元的最大效能,实现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联动处置。截至目前,渭城街道实战拉练督导工作已完成,辖区50个最小平安单元均完成实战演练,并时刻保持实战状态。

聚合力树标杆,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凝聚群防群治力量参与辖区社会面防控工作,结合辖区内厂企、居民小区、旅游场所、学校幼儿园众多的实际情况,有机组织散落在社会面的“红袖标”巡逻队、志愿者、网格员、热心群众等各类防控力量200余人,组建成为保联防防的特色队伍,每日巡逻在辖区的角角落落,在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苗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