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民航业始终以坚定的步伐,迈向绿色发展的广阔天地。
近年来,长安航空公司紧紧围绕“双碳”目标,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党员业务核心团队”创新平台。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公司持续推动飞机油耗精细化管控、新能源特种车辆应用、“禁限塑”、发票“无纸化”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精细管控油耗 释放发展动能
航空燃油是航空公司的主要消耗能源,降低飞机油耗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核心要点。为实现飞机油耗的精细化管控,长安航空公司积极推动“机队吨公里油耗管控”“CI(成本指数)动态管控”“航路优化”等节能减排课题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公司综合考量飞机老旧程度、发动机衰减等因素,在运力调配机制中纳入单机小时油耗指标,按照油耗从低到高编排运力,最大限度提高低油耗飞机利用率;多措并举缩小计划业载与实际业载的差值,加强油耗、业载综合测算分析,提高燃油利用率;积极协调优化空中航路,推动航线航路“截弯取直”,缩短飞行距离,降低油耗。2024年,公司成功节约航空燃油378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逾11600吨。2025年,公司碳减排量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据长安航空公司“机队吨公里油耗管控”课题组成员介绍:“为确保节油措施落地见效,我们对航油管控的多个项目统筹考虑、优化整合,多维度加强节油管控,积极争取外部协同单位支持,对机组操作相关项目实施联合管控。在运力调配机制中增加吨公里因素,在充分考虑运行限制的前提下,实现低耗油飞机利用率的最大化。联动各党小组、班组对涉及的油耗工作进行分解管控,建立油耗情况每日通报机制,对每架飞机每日油耗进行精细化管控,逐一分析超标原因,确保油耗始终处于可控指标范围内。”
针对飞行中的油耗影响因素,为实现机队单机小时油耗精准化管控,长安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体系和飞行体系“党员业务核心团队”协同合作,围绕“飞机提前下降高度及低高度大速度飞行对小时油耗的影响”开展联合课题研究。课题组根据燃油监控系统及航班运行监控系统监控记录,选取西安进近区域涉及的四个走廊口航班作为典型案例。经过反复推演剖析发现,飞机提前下降高度是导致小时油耗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课题组运用控制变量分析法,验证了“低高度大速度飞行增加小时油耗”的结论。为切实找到符合实际运行环境且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反复斟酌,在确保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制定了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精准化匹配管控方案。期间,还针对“成本指数执行率对油耗的影响”开展课题研究,选取试点航线对影响性进行评估验证,进一步挖掘油耗管控的潜力。
自成立以来,长安航空公司“机队吨公里油耗管控”课题组充分发挥“党员业务核心团队”的创新引领作用,持续提升专业领域业务水平。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系统研究、精准施策,逐步形成长效管控机制;建立运行数据库,对每日油耗指标超标的航班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措施,实现对航班油耗的持续监控和动态管控;公司计划控制席对次日运力进行优化管控,提高较低小时油耗飞机利用率,从源头上降低油耗。2024年,课题组结合《“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机队吨公里油耗管控方案,设置17项过程管控指标,持续挖潜各项节油举措,年度吨公里油耗同比下降2.55%。
推广新能源车 降低尾气排放
长安航空公司加速推进新能源民航特种车辆的投入使用,已累计引进储能式电源车、新能源飞机牵引车、旅客摆渡车、清水车、污水车、传送带车、客梯车、中巴车、厢式货车、行李牵引车等共计60辆。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投入使用的10辆储能式电源车,能够在客舱用电、通电检查、地面测试等环节为飞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代替飞机APU(辅助动力装置)、燃油式电源车供电,真正实现了“零油耗”“零排放”。一名新能源车驾驶员表示:“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运行时特别安静,工作过程中几乎听不到噪音。而且电动驱动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更高,更加省电节能,对行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在新能源车辆替代进程中,长安航空公司持续深化“燃油车辆尾气改造”课题研究,确保相关人员全面掌握车辆尾气治理改造技术、车辆改造后的性能情况、维修保养知识,为燃油保障车辆加装尾气改造设备,切实降低车辆尾气排放。此外,公司认真落实民航局工作部署要求,牵头海航航空集团西安区域驻场各单位,切实履行生态环保责任。公司联合海南海航航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在基地园区引进新能源车辆充电桩,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的智慧充电环境;配合海航技术西北维修基地高效完成一架空客A320飞机整机拆解工作,有效提高飞机零部件的重复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老旧飞机航材循环利用,多措并举助力民航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低碳健康环保 倡导绿色出行
为持续营造健康环保的客舱环境,长安航空公司通过全面使用可降解材料制品减少塑料污染,在所有航班配备无毒消毒剂强化客舱消杀等措施,致力于实现绿色出行和健康防护的“双提升”。
“禁限塑”方面,长安航空公司严格落实民航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相关要求,航班上使用的垃圾袋、毛毯袋、杯盖、一次性水杯等物品,均采用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结合当前航班运行情况,公司每天可减少7000余件塑料制品的使用,为广大旅客带来更为健康、天然、优质的出行体验。
客舱健康防护方面,自4月11日起,长安航空公司在所有飞机上配备客舱清洗消毒剂。飞机过站时,乘务组会对飞机客舱过道、洗手间、服务间进行全面喷洒消毒处理。“我们使用的消毒液符合适航标准,无毒、无腐蚀、无刺激性气味,不会对客舱设施和机上成员造成伤害,能够有效防止病菌通过航空器物体表面传播。在确保消杀效果的同时,完全不会影响旅客体验度。”一名乘务长介绍道。
电子客票出行 畅享便捷旅程
自2024年12月1日起,在我国民航旅客运输服务领域正式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针对此项政策,有网友评论称:“告别纸质行程单,为环保和便捷点赞!” 这一创新举措意味着旅客告别纸质客票行程单,迎来更加绿色、便捷、高效的出行与报销体验。
近年来,民航局以全面提升民航旅客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目标,全力推进电子行程单改革相关工作。长安航空公司提前开展系统改造与对接工作,完成电子行程单功能上线,系统运行平稳有序。通过电子行程单自动化、常态化开具及交付服务,旅客获取发票更加便捷,省去了柜台打印和邮寄环节,简化了业务流程。“无纸化”报销既避免了旅客遗失发票的风险,又实现了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
长安航空公司将环保理念融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积极践行“无纸化”办公理念,鼓励员工随手关灯,下班后及时关闭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减少待机消耗。公司积极营造全员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坚持每年组织员工参加植树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员工“植绿”“护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航空公司的主动作为和旅客的积极响应下,每一项环保举措的落实、每一次绿色出行的实践都在悄然汇聚,为民航业的未来铺就一条通往可持续发展的坦途。长安航空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不断从飞机降耗减排、新能源替代、旅客绿色出行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深耕细作,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民航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展现民航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