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西咸新区发挥创新优势建成全省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还开启了省内首个低空经济空地协同。无人配送示范性应场景的试运行。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
试飞基地
产业发展“助推器”
一大早,刚刚建立不久的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就开始忙碌起来。一架架无人机有序穿梭。陕西华航易飞通航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在这里等待调试。该公司专注于山岳型物流运输,无人机常需穿越高山峻岭运输物资,面临海拔落差大、气流不稳定等挑战,试飞调试至关重要。
公司总经理党匡宏表示,这里就像“家”一样,公司的无人机返回后,在基地做好调试再派到项目上去。随到随用,非常便捷。
作为省内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由西咸新区携手陕西电信打造。基地功能完备,集研发试验、检测验证、适航服务、飞手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目前,已有8家常驻企业扎根,并与27家企业建立初步联系,还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合作成立产学研中心。
基地运营负责人魏晓兵介绍,基地能实时回传、存储飞行数据,现已搭建6大类30个场景,借助AI技术,实现标准作业无人化、非标作业少人化,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无人配送
畅享“空陆接力”新速度
现如今,在西咸新区,全省首个低空经济空地协同无人配送示范性应用场景进入试运行,这正在优化物流配送的模式。
陕西水务发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孟晨演示道:“打开‘低空速达’小程序,选择330毫升矿泉水,配送距离从沣西吾悦广场到能源经贸区,直线距离11公里,点击配送,无人机很快就能抵达上空。”仅15分钟,货物就能送达用户手中。
空地协同的核心是“转运装置”。孟晨解释:“无人机将货物运至中转站,再转运到地面配送机器人,由机器人完成最后100米入户配送。”目前,该项目获批的飞行空域基本覆盖西咸新区核心区域,正在进行测试任务,计划三个月内完成1000架次测试,之后将进入运行阶段。未来,还将以主航线为基础,向重点区域延伸,实现全区域网格化航线部署。
创新驱动
点燃产业集群“新引擎”
从物流配送、电力巡检到城市管理、农林植保,低空经济在西咸新区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应用范围持续拓展。
聚焦低空经济发展,西咸新区率先在全省发布《西咸新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及系列支持政策,成功获批建设秦创原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在政策助力下,辖区已聚集72家相关企业,产业集群初现规模。
未来,西咸新区将在保障低空安全、协同空域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应用创新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丰富低空应用场景,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