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理条件
申请食品生产许可,应当先行取得营业执照等合法主体资格。
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以营业执照载明的主体作为申请人。
申请食品生产许可,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保健食品生产工艺有原料提取、纯化等前处理工序的,需要具备与生产的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原料前处理设备或者设施;
(三)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申请材料
序号 | 材料名称 | 材料来源 | 材料要求 | 填报须知 | |
1 | 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书 | 申请人自备 | 原件2份 | 申请人在陕西省食品综合监管系统提交申请以后,点击文书,下载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书,打印并加盖公章;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申请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人还需提交材料如下: 1.食品生产设备布局图和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2.食品生产主要设备、设施清单;3.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信息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
2 | 食品生产设备布局图 | 申请人自备 | 原件2份 复印件0份 | 无 | |
3 | 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 申请人自备 | 原件2份 | 无 | |
4 | 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信息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申请人自备 | 原件2份 复印件0份 | 无 |
三、特殊环节
环节名称 | 所需时限 | 是否计算在法定办结时限内 | 法定依据 | |
听证 | 20 | 否 |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为食品生产许可申请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需要听证的,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第二十七条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组织听证。听证期限不计算在行政许可审查期限之内。 | |
现场勘查 | 5 | 否 |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申请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在产品注册或者产品配方注册时经过现场核查的项目,可以不再重复进行现场核查。核查人员应当自接受现场核查任务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生产场所的现场核查。 |
四、办事流程
五、常见问题
1、食品生产许可网上办理的网址?
陕西省食品安全监管综合业务系统的网址是http://www.sxfda.gov.cn/sxfda/sanxiao.html,也可搜索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点击“网上办事”中“食品监管”模块即可。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问题
常见错误:将信用代码填写成身份证号码(个体经营可以)、将大写字母写成小写字母等,导致食品生产许可证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错误。
避免错误的方法及要求:(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必须与营业执照一致;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完毕后,点击蓝色按钮“社会信用代码信息验证”,如出现红色,则说明信息填写有误,如全是绿色的说明信息正确。
3、生产地址错误
常见错误:将生产地址写成注册地址,在系统审核信息时无法辨别,只有在现场审核时才能发现。
避免错误的方法及要求:生产地址必须与实际相符。现场核查发现生产地址名称与实际不相符,核查人员及时向材料审核人员报告,帮助企业进行修改。
4、资料上传
常见错误: (1)流程图中有空白方格; (2)工艺流程图中无产品检验程序; (3)申请多个产品类别时,不同产品类别的图、人员信息、设备设施信息等混淆在一起; (4)原图如营业执照等拍摄、扫描不清晰。
避免错误的方法及要求: (1)凡出现在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及其周围环境平面图、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各功能区间布局平面图、工艺设备布局图、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图中的方格,必须注明用途,不能有空格出现。标注的信息必须与现场一致,现场核查人员在现场核查时应当将实物现场与图表进行比对,不一致的对图表进行修改; (2)工艺流程图中必须有产品检验程序; (3)申请多个类别时,应当将不同类别食品的从业人员、加工场所、设备设施、检验仪器、资料上传分开填报; 营业执照等原图拍照、扫描清晰。
5、管理制度
常见错误: (1)将制度文本编号理解错误,写成了页码; (2)其他制度。其他制度一般有多个,而许多企业的其他制度编号只有一个。
避免错误的方法及要求: (1)正确理解制度文本编号,制度文本编号是企业给制度的编码,类似于排序,而非页码; (2)七个基本制度以外,其他制度有的将制度名称、编号写清楚,没有的就不写。